物资采购造价审核的方法?

142 2023-11-30 01:22

一、物资采购造价审核的方法?

造价审核的方法与步骤: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3、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1)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同类项目的每平方米造价的对比,可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

(2)分部工程比例:基础,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门窗、围护结构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

(3)专业投资比例: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

(4)工料消耗指标: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砖、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

二、签采购物资的合同?

合同应该这么签

采购合同协议书首先应当写明采购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即甲乙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再写明以下内容:

第一条标的物

1、产品名称

2、交易数量

3、单价

4、质量

5、产品整体作业的性能

6、产品的整体技术性能标准

7、产品功能

8、安全性能

9、包装方式

第二条运输

第三条交付

双方按照以下第XX种方式完成交付

(1)甲方将货物交付第一承运人并取得提取货物的单证,甲方将提取货物的单证交付乙方则交付完成。

(2)乙方收到货物并且验收完毕则交付完成。

(3)乙方自己提货,提货装车(船)完成则交付完成。

甲方当于XX年XX月XX日前完成交付。

第四条风险转移

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交付前由甲方负担,交付后由乙方负担。该风险的负担不影响违约责任和产品侵权责任的主张。

第五条所有权的转移

所有权的转移遵照以下第XX项执行

(1)货物交付后所有权即转移至乙方

(2)货款完全结清前甲方保留对相当于未结清的货款价值的货物所有权,具体执行办法另行协商

第六条检验

第七条产品不合要求的补救措施

第八条货款支付

第九条担保

第十条售后服务

第十一条知识产权约定

第十二条违约责任

第十三条免责条款

第十四条本合同项下的各项债权债务未经对方同意均不得转让给第三人,否则对方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第十五条本合同中关于产品本身以及其使用的技术方面的专用词汇的解释由甲方出具附件专门解释。附件在本合同签署之前确定并为本合同的一部分。

第十六条保险

第十七条单据

甲方应于XX提交以下单据:

(1)提货单

(2)发票(VAT)

(2)使用说明书

(4)保修单/三包服务凭单

(5)其他单据

乙方应于XX提交以下单据:

(1)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转帐凭单

(2)XX

第十八条保护商业秘密约定

第十九条若因本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不成,选择以下第XX种方式解决。

1、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条本合同签订地点

三、物资采购合同算不算建设工程合同?

不一定,要看物资采购的性质是否属于建设工程范围。

如:同样是油料采购,如果用于工程上的溶剂、冬季保温加热,则可以列入建设工程费用;如果用于汽车燃用,则不得列入建设工程。

还有许多原材料、设备、半成品,也要看它是否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如果与工程建设无关,是不能将物资采购合同充列工程费用的。

四、物资采购合同概念

物资采购合同是指在购买物资时,双方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它是供应商与采购方之间进行货物购销交易的重要凭证,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物资采购合同的概念

物资采购合同是一种买卖合同,旨在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交付所购买的物品,而采购方则按照约定的价格支付货款。物资采购合同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双方提供了一种法律依据,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物资采购合同的要素

物资采购合同包含了以下重要要素:

  • 合同主体:即供应商和采购方。
  • 货物描述:详细描述所要购买的物资的品名、规格、型号等信息。
  • 数量:明确约定所购买的物品的数量。
  • 价格:商定的购买物资的价格。
  • 交货日期:约定的供应商交货的时间。
  • 支付方式:确定采购方支付货款的方式。
  • 验收标准:约定供应商交付的物资需要符合的质量标准。
  • 违约责任:明确合同一方违约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争议解决:约定在发生争议时采取何种方式解决。

物资采购合同的重要性

物资采购合同在采购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物资采购合同明确约定了供应商和采购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双方交易的条款和条件,防止双方产生误解和纠纷。
  2. 确保交易的合法性:通过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双方在法律上确立了合作关系,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 保障交易的安全性:物资采购合同是双方交易的凭证,可以追溯和监督交易过程,保障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 解决交易纠纷:在交易过程中,如果发生纠纷,物资采购合同作为法律凭据,可以为双方提供争议解决的依据,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5. 履行合同的监督:物资采购合同约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对交货、付款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合同。

物资采购合同的注意事项

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时,双方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明确合同条款: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详细描述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价格等,避免引发合同纠纷。
  • 合同履行方式:物资采购合同应明确约定货物的交付时间、地点,支付货款的方式和时间等履行细节。
  • 验收标准:合同中应明确约定物资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避免在交付后出现质量问题。
  • 违约责任: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违约金额等相关事宜。
  • 争议解决:合同应明确约定在发生争议时采取何种方式解决,例如仲裁、调解等。
  • 法律法规: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应符合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

总结

物资采购合同作为一种法律凭据,在供应商和采购方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合同的条款和履行细节,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同的签订,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解决交易纠纷,确保合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五、物资采购合同解除

物资采购合同解除

当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合同的解除。本文旨在介绍物资采购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

1. 物资采购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物资采购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各地相关法规和政策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采购双方可以解除物资采购合同:

  1. 一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2. 存在重大违约行为
  3.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4. 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约
  5. 法律、法规限制或禁止履行
  6. 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2. 物资采购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

物资采购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双方协商沟通:当出现解除合同的情况时,首先应当及时进行双方协商沟通,了解解除合同的原因和背景,并确定解除合同的方式和条件。
  2. 书面通知:解除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采购方,说明解除的事由、解除的时间和方式等内容。
  3. 双方确认:对方采购方收到解除通知后,应当及时回复确认,以便进一步协商解决相关事宜。
  4. 处理物资:解除合同后,双方应当协商处理尚未交付的物资,如退还已付款项、退回物资等。
  5. 协商解决:解除合同后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争议问题,双方应当进行协商解决,如赔偿问题、违约责任等。
  6. 法律申诉:在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法律申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

解除物资采购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书面形式:解除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进行,确保证据有效,避免发生纠纷。
  • 解除事由:解除合同需要明确解除的事由,并以事实为依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 合同处理:解除合同后应当妥善处理尚未交付的物资和款项,协商一致并及时处理。
  • 协商解决:双方在解除合同后涉及到争议问题时,应当积极进行协商解决,避免诉讼风险。
  • 法律维权:当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提起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物资采购合同解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法律、合同以及双方的权益。在解除合同时,双方需要充分沟通、保留证据、妥善处理物资和款项,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支持和维权途径。

以上是关于物资采购合同解除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六、我国物资采购合同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物资采购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资采购合同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的一种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保障物资采购的顺利进行。

物资采购合同的重要性

首先,物资采购合同能够明确双方的权益。通过合同的签订,供应商和采购方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产生误解和纠纷。合同中通常规定了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和付款方式等重要事项,确保双方达成一致。

其次,物资采购合同有助于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合同中通常规定了供应商需要满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以及检验和验收的程序。这样一来,采购方就能够放心购买符合要求的物资,而供应商也有动力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物资采购合同还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可以有效遏制一些不诚信的商家行为。若供应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供货,采购方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促使市场上的供应商遵守合同条款。

物资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份完整的物资采购合同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合同的基本信息:合同的名称、编号、当事方的基本信息等。
  2. 物资采购的具体要求:包括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
  3. 价格和付款方式:明确物资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等。
  4. 交货时间和地点:约定供应商应按时交付物资的时间和地点。
  5. 检验和验收:规定采购方对物资进行检验和验收的程序和标准。
  6.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规定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条件,以及相应的责任。
  7. 违约责任:明确当事方违约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

以上只是物资采购合同中的一部分内容,具体的合同内容还会根据物资的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物资采购合同的履行和争议解决

物资采购合同的履行非常重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供应商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要求的物资,采购方需要按时支付款项。任何一方在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合同的违约。

如果出现合同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诉诸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根据合同的约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裁决。

总的来说,物资采购合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维护供应商和采购方的权益,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还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规范。因此,我们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务必要重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七、物资采购合同能包含技术服务吗?

物资采购合同可以包含技术服务。例如,采购一台马达用于船用液压吊机,生产完工后需要厂内调试,要求马达生产厂家派人配合调试。

液压吊机出厂后到船厂安装在集装箱船上,需上船上调试,马达厂家也要到现场配合,需要在采购合同条款中明确,配合多少次,每次多少时间,超时收费等。

八、物资采购流程?

1、确认的经营方针,战略,制定采购政策。 采购过程流程图。

2、了解,分析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商品动态(原料供应情况和能力,在原材料成本的变化),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趋势,内部销售数据分析,库存状态和未来的销售计划。 采购管理。

3、制定采购计划的基础上,上述两个步骤的结果制定采购计划。计划包括:采购条款(付款条件,最小排量,分配方式,回报条件等),厂家购买,购买时间,商品类别,商品量,数量和其他商品。 )

4、采购计划,审查和修正。

5、采购执行,控制。 公司间采购流程控制。

6、采购的审核,分析工作的成果和知识积累。

九、政府采购合同标准文本制定?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规定,政府采购合同标准文本由国务院制定。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政府采购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四十三条 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方式约定。

采购人可以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表其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由采购代理机构以采购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应当提交采购人的授权委托书,作为合同附件。

第四十四条 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政府采购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第四十六条 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十、采购合同审核要点

采购合同审核要点

介绍

采购合同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安全和业务的正常运营。因此,对于采购合同的审核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采购合同审核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合同审核工作。

合同条款

在进行采购合同审核时,首先需要仔细查看合同的各项条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合同标的:核实合同标的是否清晰明确,能够准确反映双方的意向和责任。
  • 合同期限:确认合同的有效期限,避免因期限问题导致的纠纷。
  • 价格条款:仔细审查合同中关于价格的约定,包括价格的确定方式、支付方式等。
  • 货物交付:核对合同中有关货物交付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条款。
  • 违约责任:明确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和违约金等条款,以防发生纠纷时能够依据合同进行处理。

法律合规性

在审核采购合同时,还需要关注合同的法律合规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合同主体资格:核实合同双方的主体资格,确认签订合同的各方是否具有合法经营资格。
  • 法律法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 禁止性规定:检查合同中是否存在禁止性规定,避免因此导致的合同无效。
  • 保密协议:若合同涉及商业秘密,需要仔细审查保密协议的内容,确保合同的保密性。

合同风险

合同审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识别和评估合同中的风险,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风险:

  • 不明确的条款:合同中的条款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可能导致解释上的纠纷。
  • 违约风险:合同中的违约条款是否合理,是否对违约方进行了足够的约束。
  • 价值风险:合同中的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
  • 履约风险:核实合同中的履约义务,评估其履行的可行性。
  • 法律风险:合同是否涉及到敏感的法律问题,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审查程序

在进行合同审核时,也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审查程序,以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审查程序:

  • 合同归档:建立合同归档的制度,便于管理和查阅。
  • 信息核对:核对合同中的信息是否与其他相关文件一致。
  • 合同复核:可以将审核工作分配给多人,实施合同复核机制。
  • 风险评估:对合同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 法律意见:在复杂的合同中,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意见。

通过以上的几点要点,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采购合同的审核工作,降低企业的合同风险,保障企业的利益和权益。

In format, the generated text above talks about the key points of reviewing procurement contracts in a professional tone. It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ontract review, highlights key clauses to examine in the contract term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legal compliance, discusses contract risks, and outlines the review procedures for effective contract assessment. The content aims to assist readers in conducting thorough and meticulous procurement contract reviews to safeguard business interests and minimize risks.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