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新政策上海?
1、外地户口家庭在上海跟父母在限购前共有的房子,同时算在父母与子女名下。(即: 非沪籍家庭限购前与父母共有的住房不可剔除,需计入套数) ;
2、外地户口家庭,具备购房资格的人必须上产证。(即: A满足购房条件,B不满足,B不可单独上产证) ;
3、社保跟税单在签约当月的数据都不认,必须在签约前满足63个月内60个月有效缴纳。(即: 11月签约,则11月的社保/税单不予认可,截至10月份需要满足购房条件) ;
4、上海户口与外地户口为夫妻的家庭,首套房外地户口具备购房资格的可以单独上产证。(注意:若上海户口在限购前跟父母有住房的,首套房外地户口不能单独上产证,上海户口必须上产证);
二、上海临港新区购房新政?
符合购房条件、在新片区稳定就业且稳定居住的常住人口,可在新片区优先选房购房。
3.1 在清单内单位工作,符合个人条件之一,同时符合工作年限条件,按规定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具有新片区购房资格的人才。
3.2 在清单内单位工作,同时符合工作年限条件,按规定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具有本市购房资格的常住人口。
新建商品住房项目房源统一认购,以“人才优先,兼顾无房”为原则分批摇号选房。
三、上海购房新政十条内容?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海在一个月前出台楼市调控"沪十条"新政,其中明确,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的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来计算。个人销售住房增值税的免征年限,从原先的2年提高到5年。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出台一个月来,楼市价格不断上涨的势头被有效遏制,"打新热"也有所退潮。
四、德州购房新政?
据了解现在执行的政策为:
德州买房首付比例为30%,最低首付不低于30%。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为30%,90平以下的首付为20%。购买第二套房或更多时,首付比例也会相应增加到40%。目前德州市非限购城市,首套房子的首付可以是20%
五、天津购房新政?
天津购房政策:
1、在天津市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天津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除外)再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在天津市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天津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除外)再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3、在天津市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成年单身(包括未婚和离异)人士,暂停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除外)再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4、非天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天津范围内购买住房的,需提供在天津3年内连续缴纳2年以上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补缴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不得作为购房有效凭证。
六、北京购房新政?
1、京籍家庭:
已婚家庭,名下无房,则可购买两套住房;若单身未婚或离异人士只有购买一套住房的资格。
2、非京籍家庭:
(1、持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已婚家庭,名下无房,则可购买两套住房;若单身未婚或离异人士只有购买一套住房的资格。
(2、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已婚家庭(持有效的军官证或警官证),名下无房,则可购买两套住房;若单身未婚或离异人士,只有购买一套住房的资格。
(3、在本市没有住房且连续60个月(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非京籍居民家庭,无论已婚或单身,只有购买一套住房的资格。
七、成都购房新政?
对于居民拟在市中心购房的,其郊区的住房不在纳入到家庭住房总套数计算了,对无房家庭的认定也只追溯最近两年情况。
外地人在成都购房需要满足
1,购房家庭需要提供在成都市两年以上纳税证明或者社保缴纳政策
2,具有合法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3,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
八、杭州购房新政?
二手房只需要一年市区社保就可以购买。
新房临安不限购,富阳一个月市区社保购买,余杭径山,仁和,百丈镇等区域可以购买
钱塘新区:白杨,义蓬,临江,新湾,新湾区域放开限购
九、东莞购房入户新政?
放宽部分人群入户门槛放宽了!全日制大专能直接入户了!无社保年限要求!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两年内也能申请入户!无社保年限要求!初级职称、中职职称也能直接入户!无社保年限要求!
(目前处于新旧政策过渡期,入户新政预计最快10月初开始申请)
十、天津公积金购房新政?
公积金政策:纯公积金首套二套认定方式。
首套:提取过不算套数,本市无住房,本人无公积金贷款记录或未参与过前配偶公积金共贷的,可以算首套,纯按揭贷款已结清的不算套数。二套:本市无房但是有一次公积金贷款记录或参与过前配偶公积金共贷的,或在天津有一套住房的,算做二套。不予办理:有过两次公积金贷款记录的,不予办理公积金贷款。政策于2022年5月8日执行。5月27日,公积金首套最高贷款调整为80万,二套仍为40万。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了《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的通知》。本市缴存职工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限额80万元。自2022年5月27日起施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