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依林性格?
蔡依林的性格也是豪爽大气,每次看她的采访,都是大声爽朗的笑,仿佛一切困难与所经历的不痛快的事在她身上都一笑了之,真是大心脏,就如同蔡依林歌曲《我》中唱的一样“当褪去光鲜外表,当我卸下睫毛膏;脱掉高跟鞋的脚,是否还能站得高;当一天掌声变少,可还有人对我笑”
二、蔡依林星座?
星座,处女座,蔡依林(Jolin Tsai),1980年9月15日出生于台湾省新北市,华语流行乐女歌手、服装设计师。1998年,9月发行首张专辑《Jolin 1019》正式出道。2002年,蔡依林发表了自己的转型复出之作《骑士精神》。2003年发行专辑《看我72变》,2004年,凭借歌曲《Love Love love》登上荷兰Xtips排行榜冠军。
2005年4月,第七张国语专辑《J-game》发行,此专辑在全亚洲销量超过100万张 。
2006年,蔡依林加盟百代唱片并推出专辑《舞娘》,凭借该专辑获得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及MTV亚洲音乐大奖“国际时尚艺人奖”。
2007年9月21日发行专辑《爱情任务》,并受邀出席法国Chanel2007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2015年5月开启Play世界巡回演唱会,并于同年获得第2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12月2日,蔡依林获得2015MAMA“亚洲最佳艺人奖”。
三、蔡依林别称?
别称叫周琳
姓名:蔡依林
生日:1980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初七)
属猴
简介:蔡依林(Jolin Tsai),1980年9月15日出生于台湾省新北市,华语流行乐女歌手、服装设计师
四、如何评价蔡依林?
2016年 so far so good yeah~
===============================================================
12.14 转自某资深歌迷,几乎和我想说的一样。侵删。
【2010年之后的几年可能是蔡依林事业上最艰难的几年,但还是远远比很多人好很多。我只想一直支持你,我们会好的。】
如果不能做什么 那就选择闭嘴听歌好了
虽然说这年头粉丝倒逼经纪公司办事,在娱乐圈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能像蔡依林的粉丝一样,在经纪人微博组团声讨艺人团队,甚至破口大骂,还顺带在其微博跟别家粉丝掐架的事情,真的是活久见系列,窝里反和谍战撕逼元素不停交替上演,其精彩程度简直堪比马桶台金翔独播剧场……
暂且不论这些意见很多的人,是否出于善意,是否礼貌,是否对娱乐圈和操作艺人真的了解,但是大家的「劝说」甚至于是「责骂」,有非常统一的愤怒来源,理智一点的说「为了蔡依林的以后考虑」(所以你觉得蔡依林已经35了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以后是吗),再盲目一点就是集中在「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这种攀比心态上,因为「我们没有」,在别的粉丝群体里受尽了欺负和鄙视,觉得蔡依林团队让他们丢脸了,于是迁怒到艺人和经纪人身上,以前蔡依林的歌迷反弹最大的事情,是「清者自清的抄袭」,如今变成了「你们没有公关」。
之前舞台坍塌,有些歌迷第一时间,不是在安慰蔡依林和团队,却在微博发狠说蔡依林内地公关如何不给力了( excuse me ...我们公关过吗),怒逼经纪人发什么声明,很一厢情愿的坚持这件事会对艺人形象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一定要公关掉,最后尴尬的发现,除了震精演出业的同行(因为他们不想死而已),蔡依林的粉与黑这三个群体,路人最多也就是两句不走心的唏嘘,第二天大家在微博关注祖国开放生二胎政策,社会依旧那么和谐。
蔡依林是谁?
最后,这件事在一周后的台北演唱会上迎来了一个最好的结局,蔡依林用了一封简短的信和一首《奉献》安慰了所有她能安慰的人,也安慰了受到不小惊吓的自己。
又过了一阵子,与坍塌事件脱不了干系的某内地主办方,默默的在合肥给蔡依林签了一场演唱会。
这几年内地娱乐圈飞速发展,大环境也早就不是港台艺人和韩流瓜分的天下,唯一不变的就是祖国人民保守的审美和压抑多年后喷发的排外情节。港台艺人就算地位再崇高的,也只能代言X玛电动车。港台艺人出位的造型和独特的审美,更是被高贵的国人嫌弃成非主流。连30岁还在穿淘宝爆款的地沟油白领也不忘踩一脚「土台巴」。
若干年前,发通用新闻稿或者在人人网上发布「震惊奥巴马的简历」、「女艺人去外国穷游学英语变女神」,这种炒作手段都让人不明觉厉。可是,我们现在有微博,由于它便捷又亲民,改变了艺人传统的经营方式,连发条微博都能赚钱,谁还要出去走穴?再搭配炒作三宝「水军」「声明」「段子手」效果立竿见影,无论是不是当红的艺人都轮番姨妈,三天一大经,两天一小经。毕竟现在的声明公告律师函跟白菜一样不值钱,管你有没有代表作,反正我会公关就会红一阵子。
于是乎现在好像不会做公关的都不配混娱乐圈了一样。微博用户的喜怒哀乐似乎每天都被这些「热门话题」冥冥之中操控着,大家爱着的也不再是自己的偶像了,而是公关今天怎么把你耍开心。爱看热闹的人也只是走出了街头巷尾和菜市场,换了个地方接着看热闹。粉丝们更是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不遗余力的为了自己的偶像在枪林弹雨中前进,00后甚至为了捍卫偶像纷纷出镜视频互骂。
然而,蔡依林的团队是从来没有赶过这个时髦。艺人自己的微博万年一更,点开相册看到的除了从不对焦的自拍(有些还不怎么美),就是蛋糕与狗的日常,于是从此成了所有亲妈粉的心病,如今连经纪人的微博都沦为了粉丝掐架的战场。
在我一个粉了蔡依林12年的人看来,蔡依林现在面临的窘境,多少是以前被团队过度消费造成的,许多歌迷说现在连新闻都没了,经纪人功力不如从前,说以前宣传多好,我就笑了。
(特务J发行的时候,腾讯这种标题简直过目难忘,这种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回想她以前的新闻,简直让我寒心。不仅没有太多正面的报道,甚至很多年后,许多观众还在被她比脸大的胸困扰着,大家大概知道的「蔡依林」,是她除了喜欢奇装异服又爱露,就是喜欢杀男人,还有就是很努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意她默默耕耘的歌唱事业,甚至快忘了她是一个歌手。
但是真正的粉丝,都在打掉牙齿往肚里吞,她除了努力之外还有很多优点,大家心里数不尽的优点,多想告诉全世界蔡依林是多么的优秀,请你们不要再看她的胸OK?!
然而,就在多数歌迷都认为她代表作已经够多,只需要用公关的力量,就可以把她推上神坛的时候,她突然从各种话题中抽身了。
这几年,因为做了经纪公司的老板娘,蔡依林身上原本压抑着的拧巴劲儿似乎全出来了,什么看起来容易火她就不想干嘛,过去一直不擅长的访谈和综艺,干脆能不上也不上,不想享受别人的吹捧,也不屑刻意讨好和配合,更不再care被人讨厌,只是一心经营自己满意的作品。
是有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道理,专辑得了金曲奖:我赢了!耶!(这清新脱俗的获奖感言……),甚至屡获专业领域的好评与肯定,即便是自家歌迷认为值得大吹特吹的事,她也看的云淡风轻(比如“我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种傲娇的话),俨然是已经挣脱了娱乐圈不炒作会过气的桎梏,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可是歌迷却并没有因此而自豪,嘴上说着尊重她的喜好,其实私下埋怨非常多。现在的她除了商演邀约和演唱会,在内地非大型晚会不接,偶尔接一个代言,就连专辑签售也不办了。终于有一天,歌迷再次看到蔡依林演唱会票房不如别家歌手好的时候,妒火中烧再也坐不住了,想试图让团队了解所谓真实的情况。
可是我眼里看到的真相就是,别的歌手演唱会落地宣传也就那样而已,可是该卖座的毫无例外的在卖座,也许落地宣传有广而告之的作用,但那对售票有多大的帮助尚且值得再讨论。
自己前不久经手南京站团体购票为例,看到歌迷不停倒逼主办方多做宣传,但是演唱会当天上座率跟北京上海依旧无法相比,虽然开场之后是到了8成,而且在宣传之后,我手里团票的数量也并没有再增加了,简直是会心一击。主办方票务姐姐还很热情问我「某情歌天后贴吧团票款已经30多万了,你们多少了?(人家也没宣传啊)」,我默默算了一下依吧加在线的总数,估计大概也就是10万出头了,然后淡定的把她拉黑了。想想北上广那7、80万的天文团票数字,也只能安慰自己这样工作量比较小。粉海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吧。
同样的窘境也出现在其他城市,除了北京上海,歌迷会的干部都遇到了同样的瓶颈,甚至有人咨询的再多却依旧有很多借口不想买票,我也不懂多加30买一块灯牌对于普通的歌迷来说,是多高的门槛,毕竟韩团一个荧光棒都那么贵,人家还能做全场应援。所以对于那些在如此窘境之下,还要发贴血泪控诉歌迷会如何敛财的人,真的感觉不可理喻。
如果各位还想把票房成绩不佳归功于内地宣传跑的少,那大家不妨来回顾一下,站站式的宣传,蔡依林并不是没有跑过,上一轮Myself巡演,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她录制的宣传ID,只要有档期能配合,蔡依林连江阴站都亲自上阵开发新闻发布会,上海开了两场就发布了两场,然而就是这样,许多地方的票房成绩,依旧很平淡,会大爆和安可的,只有北上广和成都。这样一轮下来,你觉得蔡依林的团队,会对你们口中所谓的事实毫不知情吗?
这个时候你还觉得,票房和宣传是不是到位有绝对的关系吗。
回头想想,这轮巡演门票价钱为什么普遍低于上一轮,自有团队的期待和野心在。990、980甚至800这样亲民级别的价格,演出却不懈怠,可以吸引更多的死忠与偶像近距离接触,再来也能吸引一些花钱买票的路人转粉,从而培养自己更大的消费群体。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乐观,今年携带台湾媒体与歌迷万千好评的PLAY TOUR进军内地,再次尴尬的让内地观众「水土不服」了。
放眼望去,演出市场形形色色的华语演唱会,要么主打情歌,要么主打情怀,一派和谐的样子。只有蔡依林一个人穿着泳衣拍海报(也是不知道团队塞了多少钱才没让演唱会海报在内地穿上黑色秋裤),也只有她一个人顶着蛇头出现,对着一众男宠挥鞭起舞,分分钟就击垮了多少小公举和直男癌的玻璃心……
更是大肆的挑战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着女性力量,挥着彩虹旗跟你大聊「性别平权」,最后还能穿着胸罩就上台唱歌。然而这个时候还有人在感叹:天啊!怎么会有同性恋啊真是太可怕了!甚至还有人问蔡依林是不是疯了(对不起按你的标准来判断,可能就没正常过)。
可是……
你们这些同性恋和叛逆的妹子,
不就是喜欢看这些「离经叛道」的东西吗!
不——是——吗——?
当《美杜莎》前奏响起的时候,你没有想扑通一声跪在女王脚下吗?
你没有想脱到只剩内裤跟她一起扭吗?
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演唱会就是要扭啊!不然干嘛?
可是有自称多年歌迷的人,甚至觉得蔡依林都不该表演这些内容,可是不表演这些,大家都去看各位情歌天后就好了,人家演唱会的配置也很好,并不会在软硬件上输给蔡依林什么。
于是此时此刻,我觉得尴尬无比。为什么蔡依林还没对市场妥协,歌迷自己就先打退堂鼓了呢?你在怕什么?出专辑开演唱会的钱又不是你的,你心疼什么?你的当初哭着喊着说爱蔡依林一辈子的时候,不就是喜欢她身上那股永不服输的拧巴劲儿么??
可是无论对这一切事实接受与否,都只有歌迷和一路看着她长大的家乡媒体能看懂她在干嘛,路人并不愿意花时间来思考她在追求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如花25元团购一场的电影,或者去星爸爸来一杯装逼的感觉。
最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内地演唱会通用的文宣默默被定位成了「限制级的性感与惊艳」,然而对于看惯了欧美歌手演唱会的人(把阳具搬上台什么的)来说,这样的演唱会叫限制级那根本是赤裸裸的欺骗。可是,作为歌迷,又应该如何去把这场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演唱会安利给我们看惯了《我是X手》、《中国X声音》又爱大惊小怪的无辜群众们呢,感觉实在是无能为力。
这几年内地迅速崛起的各类歌唱选秀,真是让人心慌的不能再慌,无论台上站着什么奇形怪状的歌手,只要开口能嗷一嗓门的就可以听众高潮,说起来大家的选择很多,基本各大卫视都有个歌唱节目,感觉大家百花齐放了,其实还不也就是闭门造车,在自己家里玩的很开心。只不过我们现在造的不是铁匠手打的小汽车了,是去外国学习回来的才量产的高级跑车,从是个卫视台都能办跨年演唱会开始,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告诉你:我们现在有钱了!
而神舟大地上,似乎从来就不缺乏好嗓门,却少了几个歌舞兼具,舞台表现能力超群的。
如果有个很好的主流媒体,能打开大家还是较为封闭的眼界,让每个人都了解世界各地的演唱会,就能提高大家的接受能力,我相信蔡依林穿着胸罩上台唱歌,并不会成为什么奇观,妖男伴舞也并不会成为什么看点。碧昂斯演唱会那么多泳装,你有看到她像蔡依林一样,在里面穿那种镶满钻石的大妈打底裤吗?
——并——没——有。
然而在多金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浪潮里,这大概是50年后也不会发生的事情,
因为一个台湾来的蔡依林,已经让很多人觉得「水土不服」了。
如果让你请全班同学看一场麦粒的演唱会,你的同学大概只会想报警。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该进步的是观众,并不是蔡依林。
作为一个死忠,我觉得蔡依林真的很贴心,愿意安排「倒带」和「日不落」这种歌来给我们时间尿尿,如同一个梦魇一样挥之不去,无论演唱会改编多少次,魔性的前奏响起,不管你是想尿尿了,还是在去尿的路上,都会自动开启跟唱模式,心里的OS却是「真是听的想吐」。然而相反的,这两首歌是路人永远的high点。
痛定思痛,如果你认为蔡依林人气下滑已成事实,辉煌不再已定局,那谁也没办法让你不这么想,她不会永远参与你生活的茶余饭后,她也不会永远为了你的虚荣心和需求而活,歌迷也早该好好摆正心态,再美好的事情都会有说再见一天,而她现在为你奉献的任何一分钟,都是值得感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有歌就听,有演唱会就看,仅此而已。
俗话说的好:吾日三省吾身,今天新闻爬了吗?专辑买了吗?演唱会门票买了吗?
如果没有,请问你跟经纪人先生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不能做什么,那就还是选择闭嘴听歌好了。
=====================================================================
2015年12月2日
其实,她的粉丝进进出出,对于她的争议是怎么也不会解开的。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想打造的蔡依林。
就连粉丝内部,都还会出现非常多的涉及到其音乐路线的争论。
当年被吸后来粉上诸如布兰妮、凯莉米洛象腿碧昂斯甚至滨崎步各种大写boa等等的都有。
就在这些粉丝团里都会有着各种诸如“唱功很重要”VS“假唱依然红”,“Teen pop有着纯粹的摇滚精神”VS“RNB才是王道”VS“日式抒情吊炸天”等等的争论。
哪怕对于粉丝自己,看看《双面碧昂丝》《就4碧昂斯》《绝对碧昂斯》三张专辑的各路火炮就知道粉丝or路人是多么难以调和的群体。
大部分直女直男们:“嗯,蔡依林当年跟着周杰伦那几首歌最好听”“还是喜欢听说爱你耶好粉红哦”
少部分稍老一点的(maybe从孙燕姿过来的那部分):“《奴隶船》《最终话》《假面的告白》这些又文艺又小众的歌为什么都不唱了!!!!”
“马德里不思议、突然那么想念你mua~”
“我们要anthem!我们要纯粹!我们要麦当娜式的蔡依林,要有大姐大的风范,要有大气的旋律,不过时的制作人,还要有部分神谕般的圣歌和民谣”
“我们要dirty!要dark!要sexy!要像布兰妮那样唱尽黑暗唱尽性感唱尽冷艳”
“我们要beyonce-esque!要健康的性感,连小黄歌都带有绝对的政治寓意,要自我,要敬业,要唱功好,要突破”
“别整点这些有用没有的,她只适合disco,适合仙气飘飘的爱神路线”
“我们要抒情歌啊,尚好的青春都是你啊,给你的爱石沉大海啊,我们就要这样啊,爱你爱到衣角湿淋淋啊”
每一张专辑都有很多点评家。
以及蔡依林莫名其妙火起来的地才舞,淋语,导致现在地才三件套都成了某种象征。蔡依林自己也成了“努力”+“做自己”两种绝佳鸡汤。甚至Mr.q这首歌已经成为了一种暗号。
Personally,作为粉丝我不觉得有什么,我相信作为当事人自己也就一听一过,毕竟普通人的我忙起来都不会有时间or有心情去和网路上一大堆人撕来撕去。更不用说蔡依林这样一个每天通告满满,赚钱又多,还有一个帅到掉渣的男朋友。
当你自己也参与到这种娱乐中的时候,你就已经分不清楚,到底谁在娱人谁又在娱己了。蔡依林自己也宛若大娱乐家的心态——你想have fun吗?可以啊,我拍一个play我呸的mv,我看看你有什么反应。你可能花了三小时P一张神图自己也会开心一整天,或者你又跳起来和谁辩护也好集结一众群体制定什么计划也好。没人能真正分得清自己是被玩的,还是玩别人的,但是大家都挺激动的。
如此想来,论作品带来的吃惊度,论明星言行带来的讨论度,论主流歌手亚文化输出程度等等等等,蔡依林都是这个互联网时代+黄金乐坛末期造就的only legend。
======================================================
2015年11月19日。
这是蔡依林巡演里拍摄的几个纪录片之一:
是关于台湾的Transgender 叶永志的。
她在演唱会里唱歌曲《不一样又怎样》之前,准备了四段不同的VCR,分别是关于残障人士林欣蓓、变性老师曾恺芯、被害的transgender叶永志还有重病患者曾英齐。
在北京、天津场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的林欣蓓说她要坐在轮椅上看世界,背景显示出“不一样又怎样”几个字的时候。那一种百感交集在我身上涌动久久不能散去。《不一样又怎样》成为了她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首anthem,很多个晚上我从公交车下站走回学校,都会哼这首歌,尤其那一句“各有各一生一世“给了我太多感慨。
PLAY TOUR 到目前位置总体而言不能算太满意,单场动员约1w,有八场来自于台湾。但或许这也是团队意料中的结果。《PLAY》这一张专辑,太特别。
之前蔡依林还是万人迷的时候,能够在06-11年五年时间内北京动员近10万人,还能在江阴、常州、南京、上海连开体育场。当年可是独领风骚,远远把其他同期歌手甩在后面。
14-15年颇不平静,目前开了24场,其实相比自己倒也没下降多少,只是突如其来的演唱会热让她的表现没那么亮眼。有时候我自己也想知道,《呸》这一张专辑到底在她歌手生涯中起了什么样的位置,是不是又给她赶走了一半受众。但我打心眼里喜欢她为演唱会设计的 Play for love这个标语。喜欢整个Play时期她传达的那种精神—— 就是要大胆地去玩、去尝试、去什么都play一下、当然也可以什么都呸一下。Pray for love是绿茶婊的事情,play for love是另一种绽放般的、狂欢式的活着。
蔡依林或许就是这样,读得到她每种讯息的人,自然就会喜欢她。
——11.19日看完纪录片后的胡言乱语。
===================================================
2015年10月24日。
“也许自己并没有想象中走得遥远,可哪怕是很近的距离,大概也终究是很难重返的故土。我所能做的,或许只是眺望它在湖面那头,若隐若现于朝雾中的桅杆。然后回过头来,收拾自己身上在昨天一夜后沾上的草垫的碎屑。”
——距离Myself转型五年了,感觉这条路你走得有点艰难,但感觉大部分时间你还是快乐的。
======================================================================
2015年6月更新。
《呸》这张专辑出来大半年有余。又对蔡依林有了新的认识。今天统一再拿出来讲一下。
首先其实丁老师讲的我大部分都很赞同的。
1. 流行歌手做的音乐真的反映自我吗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哪怕算上唱作人周杰伦和林俊杰等等,我也认为他们做的很大一部分作品是受限于市场的。孙燕姿和蔡依林也一样,作为唱片工业包装出来的,她们其实是产品。比如《克卜勒》里,你听到孙燕姿唱《尚好的青春》,但她未必真的有那一个“尚好的青春都是你”这样的人。
蔡依林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谈论的都是一些歌手或者公司团队共同的选择。比如他们选择了青春代言人,他们选择放弃多少市场换来多少成就。这期间歌手扮演什么角色呢,她是一个反复与团队博弈反复与自己斗争以推动某个事情完成。比如jolin,她的团队觉得vogue是很好的舞,可以放在myself整张专辑里。但最后vogue成果的体现,还是jolin自己。她在练这个舞的时候,又多少相信多少怀疑,自己有没有偷偷半夜起来练舞,她自己有没有空虚的时候一下子觉得做这件事情不值得。以及公司决定一张专辑的歌单,她做了多少争取。这些都是一个歌手最后在整个专辑或者整个宣传期效果的体现。
2. 安全着陆问题
这一点也很切中。蔡依林怎么安全着陆,我觉得是她or她团队从myself开始就想过的问题。myself失败了,muse却成功了。从2014年-2015年的表现来看,我觉得蔡依林是在缓慢软着陆中了。她新专辑成功体现出了最蔡依林的地方,也成功地把曾经的“MUSE造神运动”变成了“人生不过一场PLAY”。2014-2015年这段时间媒体、通稿也都不约而同集中在蔡依林心态的改变上。
还有很多圈内人士比如施人诚等等评价她新一轮巡演的时候都觉得她心态比以前好了很多。我觉得《呸》或许标志着她某一个时代的终结,她在今后应该还会更大家带来新的东西。
------------------------------
今天补一下我对蔡依林《呸》的看法,以及前面的“偶像地位”的评价。
我认为,《呸》是最蔡依林的一张专辑。这里的蔡依林不是十年前的蔡依林。就是最新的蔡依林。
蔡依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觉得她是一个 自相矛盾在各种拧巴中进步 的人。她是一个拧巴的表演者。我觉得没有什么词语能比”表演者“来形容她恰当。她就是喜欢表演,享受舞台。她不是歌手,唱歌是她表演的一部分。她也不是创作者,她的歌也没有太多反映她最personal的东西。她就是喜欢表演,喜欢换不同的衣服,找来世界各地的舞蹈家。她的专辑不能单从歌来评价,要看她搭配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mv来诠释主题。
她在音乐上造型上性感大胆,但其实私底下对这种事情不是很感冒。她私底下爱做蛋糕、喜欢学习各种东西,养了一只狗。看过她以前推荐的歌单,推荐了Rihanna的,Daughtry,还有一些二三线的流行歌,她甚至都没有什么狂热的偶像,她比赛唱的是Whitney Huston,以她很少去夜店的性格我也不认为她真正对电音或者britney spears有多么推崇。我觉得她和大部分明星一样,对音乐的品味应该也就是一般般。但她唱的是舞曲,快歌,还要挑无数的demo,所以她也有一定的积累和见识,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凭着自己能做好舞曲的自信。
“华人一直很少舞曲,所以我想把西方最流行的舞曲,和华语歌坛接轨。”她不仅重视舞曲音乐性,更强调舞曲歌词的深度,于是《PLAY我呸》的歌词中谈虚伪造作的假文青、女明星裸露搏取媒体版面、新闻媒体狗仔等现象,她笑说:“华语舞曲不能一直重复baby, my love之类的歌词。”她希望拓展华语舞曲,在金曲奖上有更多舞曲入围、得奖,“让大家认同舞曲不再只是copy,可以有更多竞争,才会进步。”
她甚至是一个有一点XX洁癖的人。首先她的荧幕初吻第一次给的是林心如,和男性没有吻戏。
然后她的歌词极少出现寂寞、make love话题这样的。我曾经无聊还对比了一下,比如王菲会唱“我把身体给了你”,孙燕姿或许也有“寂寞”,萧亚轩各种“夜才来,寂寞又难耐”。蔡依林的寂寞哲学都是“栅栏间隙偷窥你”(她曾透露这是她讲给青峰感受然后青峰写出来的歌。)
她的慢歌都是少女的味道,到后来干脆不唱了,快歌也都停留在 我要自强,我要变美或者各种角色扮演中。从来没有朝着所谓舞曲的黑暗与性探索。我觉得她也不会,她不喜欢。
所以她面临着各种困境,有人希望她的歌词成熟一点,唱一些三十多岁熟女的内心状态,有人希望她每年都出几首可爱的歌。有人觉得她的舞曲不是舞曲,她应该唱各种sex,各种have fun各种末日狂欢哲学。
她的人气也越来越差了,因为她的歌不讨好。没有直男会喜欢听一个人反复唱着“他只想搜集更多芭比娃娃”,或者“给他一片森林,没收他一片土地”。也没有哪个小女生会喜欢她唱“I wanna rule my world,I don't wanna be your girl”。 承认吧,很多女粉丝现在都还在想“蔡依林35岁了还不结婚以后怎么办。”女生没有那么独立。小孩子也在想,“马德里不思议”“日不落”去哪里去了。
更多的人更喜欢听到一句“尚好的青春都是你,再遥远都跟随你。”或者“我爱不爱你,爱久见人心。”
越多的人给她负面的评价,她就越拧巴,越想着我偏要这样走。但她一边想着我要这样走,一边又觉得“嗯,我不可以在乎太多人的声音,我喜欢做自己。”
我觉得她的成就感不来自于她觉得自己做出了多好的音乐,而是来自于她又做了一件不一样的事情。
我觉得《呸》这张专辑比起其他的来说,第一次和蔡依林的拧巴如此契合。
《play我呸》这种“什么都喜欢什么都play,都呸”的主旨,恰恰就是蔡依林的处世哲学,她不会成为政治家或者演说家大骂谁不好某种现场很差,她就是“哦很多东西我们自己一边乐在其中一边又唾弃啊”。
《自爱自受》也是非常符合蔡依林那种我一边痛恨自己一边又有点享受的抖M爱情观。
《Miss trouble》你以为她要大骂XXX了,结果笔锋一转“会有男人不怕麻烦,把你捧在手心爱”
《呸》这张专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蔡依林终于从她的隐忍中站了起来疯狂地表达她对“爱是平等的”“同志平权”“女性权利”等运动的支持。以前的她我觉得从来没有如此外放的表现这样的情感,就连在《MUSE》里她放进了《迷幻》我也认为这是tie 一下。
但这一次,让我感觉,是她大概有了一种和同志般的感同身受所以她彻底成长为一个icon。
那么她近一年做了什么事情呢?
1. 分享各种女性的文章,以及公开表示结婚不一定是必须的
34岁蔡依林不着急结婚 女人做好自己最重要蔡依林不急嫁人:婚姻只是生子合约2. 《呸》全碟都在唱女性。
3. 将荧幕初吻献给林心如,拍摄les mv《不一样又怎样》,拿到了亚洲LGBT里程碑大奖
4. 在演唱会上放映视频,内容包括一个变性老师,一个残疾人等等,并邀请他们来看演唱会
蔡依林演唱会邀变性老师当嘉宾5. 集结设计师设计play for love 同性恋 创可贴进行义卖。
蔡依林设计接吻创可贴挺同志 获第2届亚洲LGBT年度人物奖(图)这是我第一次见她如此鲜明的成为一个号召者。我想这与2009-2014年来大规模的淋淋文化有关系。
蔡依林常年遭遇网络暴力 求助心理治疗走出阴霾她对gay和les有多大的理解呢?其实我并不觉得她能体会多深,甚至我觉得她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同性婚姻政治议题背后诸多复杂情况。但是她的standpoint很简单“爱是平等的”“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网路霸凌”“女性应该站起来”。我认为这是她承受多年非议以来最感同身受的一点。
因此,我认为《呸》这张专辑,她真正开始变成了一个偶像。她不再是以前不敢说话的蔡依林,而是勇敢站出来的蔡依林。
这或许也是她完成软着陆的方式。
---------------------------------------
最后我们来谈谈蔡依林的偶像地位。
蔡依林是全民偶像吗?她或许曾经被看做是,因为她曾经是全民偶像周杰伦的恋人。大众喜欢这样一个才子旁边的公主。
蔡依林现在是全民偶像吗?她不是。
但蔡依林是or将会是85-90年这一代中国人中某一些同性恋者甚至是整个群体的某种寄托。所有被压抑的情感,无法实现的愿望,生活中积累的一切。无论是讨厌她的或者喜欢她的人,在一次一次言语交锋中,一次一次“淋语”“淋B”“你妈死了”这样恶毒的相互咒骂中,或者是一次一次淋语百科淋王星大学入学手册编撰中宣泄着自己的精力,打发着无聊的时间。那些曾经模仿过《舞娘》的骚受,曾经低八度唱着I don't want a boyfriend的骚受,曾经出一首主打就跟着学一种舞蹈的骚受,或者对她恨铁不成钢恨她不是布兰妮不是麦当娜的骚受。或许十年后的某一天,在写文章的时候想起蔡依林曾经唱过“人不爱美天诛地灭”,觉得这是她最iconic的瞬间。又或十年后某一天被家长逼婚到欲哭无泪的时候,才会想起蔡依林说过“婚姻只是一纸凭证”,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力量=。=
(我是不是讲太直白了。。。。。。。)
至于她会到达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也不知道,她会是整个流行音乐中一支偏要这样长的diva,还是会成为某种门派的始祖等待有人接班呢。。。没人能说得清楚。
但我觉得她还有很多可能性,她自己说过“2006年做舞娘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以后会做出大艺术家这样的东西”。所以,well,let's keep calm and love Jolin Tsai, the most fun girl ever.
====================================================================
作为很喜欢jolin的人,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要评价这个人,题目是很大的,既然jolin是歌手,我们就从她本身音乐成就和偶像地位两个方面来谈吧。1)音乐成就上:她还是被低估。尤其后期做的东西大部分真的开始追赶欧美。要对非创作歌手或者说绝大部分主流歌手谈音乐成就,我认为本身就是一个只能过于夸大来回答的要求,毕竟在做专辑时,你做不了词曲,企划视觉也被外包。我们只能从她整个团队来分析,在这十五年的专辑制作过程中,她作为流行歌手,参与部分收歌选曲,也因为自身的音色个人特质让制作人编曲人来挖掘音效编曲创意等等。jolin这个人,根据我的观察,她的非明星状态就是一个蛮可爱的小女生。喜欢的偶像除了在她这30年来接替红过的mariah carey, madonna, whitney等等,再小众一点可能就是new order(曾经现场翻唱过),还见过她playlist听过daughtry啊等等。 她本身应该也不算是一个很文艺很有执念音乐追求的人,当初出来唱歌也都是因为嗓子还不错。喜欢听的音乐从当时的r&b,pop rock到dance music,没有太alternative的东西。这也决定了她并没有在成为歌手之后非要做出一些小众的东西。但是,流行的一定是坏作品吗?滚石给出我们答案:你能在taylor swift里面发现连续总评大于70的专辑,我认为流行歌手到这一步就OK了,不需要90分的作品,但需要接近80分。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来看看jolin的作品:不得不说,在同期歌手里面,她哪怕是被粉丝媒体逼着走也好,或者部分是自己慢慢学习也好,她交出了可谓千变万化的答卷。同期没有哪一个歌手比她做得更万花绚烂了吧。蔡依林的音乐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可谓完全不同。a. 环球时期 从1019-lucky number这个时期的jolin,可以明显看出黑人音乐在她骨子里流淌着。本来jolin最该追星的年纪就是mariahWhitney大火的时候,(她自己比赛也是唱the greatest love of all出道的)。在这四张唱片里,她的音乐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90年代末那种华语乐坛流行的抒情ballad(怪我太年轻,空白等),一类是非常嘻哈 bubblegum pop的作品(上街,don't stop)还有lucky number等等,她翻唱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我认为已经很有个人特色了一类是随着时代大潮开始做的rnb(爱上了一条街,你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捕手)无论怎么样,都是偏黑人音乐为主吧。disco都是点缀,抒情摇滚几乎没有。想强调一点是,这样的音乐配置,你可以说是公司包装,也可以说是公司根据歌手特质挖掘定位出来的,肯定不会是歌手自我音乐觉悟。同样的同期出道的萧亚轩,孙燕姿,梁静茹也是一样。都是时代潮流造就的。真正改变华语乐坛的,当然是周杰伦,他自身就是创作歌手,有着杰出的创作能力。周杰伦的音乐套路就是那几块,但是数下来真的是每一块直到中期都还有着满满的不用靠编曲直接靠旋律致胜的实力。1. 世界风+rap(忍者,以父之名等等),这可谓是从开始做就尝到甜头,一直做下去。2. 抒情摇滚(一路向北,不能说的秘密等等,这一部分音乐来头难道是英伦乐队?对这部分就不太关注了)3. 钢琴打底的rnb(我不配等等,给我一首歌的时间,爱在西元前,这一部分还是晚了欧美近5年,从90年代末欧美就开始做这样的软音色的rnb了,到2002,阿射他们也在做,这种风格到06年那时候都还算经久不衰吧)4. 中国风(这一部分就比较杂了,pop吧)从他出道开始直到很后期,作品都是这样的区分。所以每一次都有不断有人跳出来说他江郎才尽。这大概也是原因。早期和中期他这样的路线,还能靠着旋律致胜,但终究创作能力是会下滑的。我后期听得不多,大致看看他做了什么改变:1. 将世界风元素大致探索了一遍,日本,印度,泰国,欧洲等等,2. 开始做一些乡村(牛仔很忙),复古舞曲,alternative,jazz的东西,是好的转变,却在畸形的华语乐坛被喷死。这些转变都是在跨时代后。3. 音色上探索了一下,加入了电气,合成器效果与时俱进了一些4. 这个也算是没办法的办法吧:在词作上进一步打磨。个人从后期就不太听他的作品,一方面对他这种进步之小,没有大刀阔斧来做专辑感到很失望,毕竟他是这么有天分的创作者,想想他十几年了,做出最惊艳的专辑却还留在范特西八度空间时期,饶舌是他比较爱做的部分吧,但是他却没有做出几个根本性打底的beats的改变,姆姐和jayz都一直在与时俱进beats玩得有模有样。 一方面确实旋律上也难以和以前做比。但是好作品还是有“水手怕水” 牛仔很忙等等,都2012年了,还在做mine mine这样的作品?为什么要提周杰伦呢?一个是想说大部分人听歌的心态还是图个旋律,少部分才会关注主题,音色,音效,加上舞曲本身的软肋,jolin后期更是被低估。另一个是想接着前面说说周杰伦化的蔡依林。b. 新索唱片时期 2003-2005 看我七十二变 城堡这个时期就是大家口口声声说的“她最棒的时期啦“ ”她最好的时期啦“。站在03 04年看确实是音乐质量的顶峰。因为周杰伦的出现,给jolin补上了正好缺少的白人rocknroll (除了倒带这样的,),又给jolin加上了所谓的天马行空的世界风作品。时代在变,唱片公司在这时候开始给jolin做舞曲和摇滚。同样,还是那句话:企划编曲人制作人无心插柳也好,jolin参与讨论也好。这次转型可谓漂亮,jolin本身甜美的音色得到了发挥。这段时期在03-04年时期的流行乐坛来看,jolin做的东西分为几部分1.周杰伦给了几首旋律无敌的作品2. 做出了看我七十二变这样复古的舞曲,爱情三十六计这样从开篇到结尾都是hook的作品,和love love love这样多元化音色的小品。3. 有了几首摇滚的尝试(第一优先)4. 有一首中国风在这里还是要说,总说”没周杰伦就不行的”,拿一个无法验证的事情来说话,实在是有点过了。周杰伦给了这段时期大约5分之二的贡献。看我七十二变,城堡在流行度和音乐性上都是佳作。到野蛮游戏的时候也有着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很明显,jolin不打算以这样的 “周杰伦式主打+流行舞曲+抒情摇滚+纯ballad 的路线发展下去,她在发完野蛮游戏之后便很明确的跳去EMI了。恰好周侯恋,双J分手,这段合作也就结束。插一句:jolin的星途,也有一种命运捉弄,柳暗花明,迂回前进之感,这样的布局才让她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音乐作品。流行音乐潮流随时都在变,总指望她做这样的音乐,客观上不可能,主观上她也不会做。这一时期的作品,为了好好比较,把当时那几年Billboard 年终100也听了一下,还是很难说接近了多少。感觉那个时候也是百花齐放。懂行的可以来分析一下。c. EMI 时期, 曲折的探索和突破===========蔡依林音乐绝对的分水岭================EMI时期第一张舞娘大获成功,因为太pop了。舍弃了前作找不到根源性的作品,风格上更贴近欧美,加大舞曲比例。可谓pop到了极致,索尼时期的诸如"消失的城堡"“酸甜”这样的抒情小品上不了台了。舞曲成为jolin的主要领域。这肯定也是研究了很久决定的方向。这些作品可谓是真正蔡依林自己的东西了。在这个时期最好的东西也在舞曲。在这里,我引一下我认为对舞曲好的判断:“曲风要讲究,音色需要探索,音效需要挖掘和创新,混音需要细致入微”显然这已经是一个玩技术的问题了。怎么样从一大堆音色素材库中挑出契合的音色,怎么样统一,怎么样发挥出唱作者的气质。唇唇欲动就是好例子:因为要做出弹性感,beat打底做的很跳跃,合成器音效本身有一种弹性,还有一层魔音绕耳的音轨,加上jolin的音色。舞娘仔细听编曲,有着非常纯正的dance beat,并不是表面中东的旋律能够遮盖的。mr.q 太扎实的beat。但在EMI时期,jolin有意的尝试同样也是被市场扼杀了。最大的尝试都在特务J里。《特务J》可谓是最被低估的作品。在这里简单写一下特务J为了市场,塞进去了桃花源,日不落,一个人 怕什么。但是特务J的舞曲比起舞娘来就是从“完成好听的使命”升级到了“开拓音乐版图展现强大制作”的使命。爱无赦是Techno,冷暴力和金三角都是之前没有尝试过的加入Jungle和Reggie的HipHop,本身演唱上真假音转换也很有意思。let's move it也是重度bass打底的trance?(本身也是半吊子。)可谓把舞曲各种形式玩得顺畅。在慢歌上,《非卖品》的r&b也算突破吧。这几首都可以说是惊喜。制作上比起索尼的作品要更加用心娴熟(或许是科技进步的关系?)可惜本身EMI就是按照舞娘的打造的特务J。而且特务J也算销量滑铁卢,jolin在这几种舞曲的探索上又慢了几步。然后开始做《花蝴蝶》,同样还是四首舞曲,花蝴蝶整张就显得没有新意得多,唯一值得说的就是大丈夫又开始找了一个新的beats,花蝴蝶开始做电气了。说到这里,不得不提08年世界乐坛收到gaga的影响,可谓是变革性的,电音舞曲一跃成为热门。d. 2010年Myself至今,再度转型,越小众音乐越有价值花蝴蝶做电音的时候,不知道是没选对制作人还是太匆忙,编曲变得四不像。也让jolin遭到了许多非议。其实从2007 年开始,随着欧美音乐新兴偶像崛起(gaga 泰勒斯等等),加上jolin本身专辑上的失利,还有本身腰伤宣传期中断等,人气已经下滑蛮严重了。现在回顾起来还觉得,果然歌手红与不红,也是很讲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坏事情都凑在一块,能有什么办法。myself时期有三件事情做得很棒:一个是舍弃抒情摇滚挖掘小众音乐二是大量请国际知名混音师来混音,舞曲混得层次分明不累赘三是最重要的一点,视觉终于跟上去了!比起以前视觉强烈落后的情况,现在视觉做得很棒了。先讲舞曲:2010年的时候,jolin开始进行再一步尝试:要做一张8+2的舞曲大碟。以party为概念,再度向欧美靠拢。这是早就计划好的转型,这个当时新闻也有讲,在完成《花蝴蝶》后,jolin要开始转型。这次转型给jolin带来了一些音乐上的变化,首先是制作上了一个层次,这个在各大乐评网站上都可以看出来。然后是jolin又在自己的舞曲风格上搜罗了一些东西:《玩爱之徒》的eurodance,《娘子汉》雷鬼用得比《金三角》更讨巧。到《MUSE》的时候,有带有摇滚精神的很硬朗的breakbeat?《大艺术家》,有纯电气的流行《dr.jolin》,还有《迷幻》这样的trance,dubstep也来了,还有《有人》这样惊喜的小品。从myself后,大部分专业乐评人对她的舞曲都给出了认可,具体的只要百度 myself 乐评,或者muse 乐评就能看到。然后讲慢歌:jolin舍弃了《倒带》《天空》《假装》这一类的抒情。在《解散爱》《小伤口》里都开始用合成器其他乐器音色,加重了节拍。这都还算小的改变。最精彩的企划还是“金曲奖五连发”,请到蔡健雅 许哲佩 吴青峰 tizzy bac 林俊杰在muse里做的那些慢歌。(虽然我本人自己也觉得没有 特务J 里的慢歌好听,但是本来音乐质量就不是单纯靠旋律决定的。)《诗人漫步》里北欧风情和几个转调,《我》就是第一次这么“寡淡”的吉他民谣。这些都是jolin音乐生涯中诸多第一次。回过头来看,她从看我72变到现在,音乐风格可谓和她造型一样多变。尤其是舞曲,涉猎了诸多风格,除了城堡和72变,其他歌曲和上一张很难找出同类歌曲。这点在同期歌手里实在难能可贵。最关键是的,视觉终于跟上去了:1是造型,终于不是怎么漂亮怎么弄,而是怎么切题怎么弄。在 怎么评价蔡依林的专辑《MUSE》? 里已经把整张想要表达的概念"凡间舞池里的muse"分析了一把。MUSE是一张 大方向是 将复古元素现代诠释 的专辑。所以mv里有科技感十足的宫廷沙龙,女神也画上最流行的三色眼妆穿上当季最流行的橡胶衣。概念上也是“现代的”拿着枪逃亡的朱丽叶。新专辑《呸》造型还没有公布完全,但是从目前已经看到的来看:
这些复古元素没有搭错吧。而且搭得很正确。把这些东西想到一起,比起在索尼时期穿穿花衣服,EMI时期露露腰真的要值得玩味得多。很多“别人家的粉丝”往往又会评论“没有以前好看”“搞一些重口味”其实说得也没错,我认为这是选择做视觉的一个牺牲吧。如果说myself的时候蔡依林还想着或许一张9+1专辑能够攒回一些人气,但是到MUSE以后,jolin应该就不再以重回流行巅峰为目标了。2是编舞。终于把一众国内理念落后的编舞师换掉,开始接轨国际。从myself开始,就强调手部动作,在舞蹈上加入vogue。我个人认为舞娘时期她的快歌live不太有水准。但从myself开始,可看性就大大提升了。对比一下两个live。一个是巴黎时火力全开的大艺术家,舞蹈从第二段副歌开始就不断加花。最重要的,虽然欧美很早开始就已经不是领舞伴舞都跳一个动作,而这样讲究舞者间配合从而扮演出不同角色的编舞,也是从2010年myself后才在蔡依林mv里大规模流行起来的。2013蔡依林 大艺术家 巴黎站(iConcerts)现场版 再看看鬼畜的mr.q, 当时的编舞理念就是,一块跳呗。[MV]蔡依林〈地才〉-MR.Q以下贴的都是后期的编曲,可以看到都是比较注重歌者持麦还有舞者间的配合。 如果拿出来和0506年的对比一下,就发现同样还是在手部动作上下了不少功夫。
蔡依林《电话皇后(舞蹈版)》 - 搜狐视频后期不得不说的视觉上做得很棒的一个MV,dr.jolin
Dr.Jolin 官方版因为这个MV太gay了,比迷幻还要gay。 而且体现出导演的水平。
首先是场景本身配合dr.jolin设置在医院中,然后众多男dancer穿上红色荧光袜子变成护士开始跳起本来就是发源于监狱同性恋文化的vogue的分支wacking,
然后是造型上,铆钉皮革,橡胶紧身衣,加上夸张的妆容,渔网袜,波普色,其他值得一提的还有猫耳造型等
然后是剧情上,男女性别转换这个如此争议又如此女权的内容,加上男子怀孕,
jolin已经大举朝着亚文化进军了。
这样的视觉要是在国外,应该会有乐评大书特书,扯出各种文化背景。但是在国内也就是骂声一片or“gaga?”这样的东西。
再插一句: 眼下她只有在往这个方向越做越深的趋势,cosplay,报复男性,女性掌权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非常G.A.Y的戏码。即将发表的新专辑通告里首先就已经开始了各种铺天盖地的cosplay宣传,什么黑道大哥的女人,复仇美杜莎等等。
迷幻的mv也是非常棒的作品,但是和dr.jolin相比就留于流行和大众,彩虹旗,柜子,伊甸园,独角兽这些元素都在国外很常见了。
总结一下这个时期: jolin在努力往icon道路上奔跑,但又限于市场,不得不保留部分华语流行特色。视觉的提升和音乐制作团队的进步进一步流失人气。
尤其是大力书写亚文化,对于很多男性听众来说,其实应该算是“她到底在搞什么?”的结局吧。
==========================================================================
jolin的音乐生涯大致分为这四个时期,你说她是跟着流行走,确实她就是紧跟着国际流行。但是你因此把她认为是唱片公司包装的傀儡,我觉得就不至于。
因为如果这些东西她真的很抵触的话,她也不会傻傻的就服从了。事实上从myself开始,jolin就开始酝酿着自己成立公司,到muse成立凌时差,到现在2014年,即将发行的新专辑《呸》中,自己参与到企划视觉音乐的成分已经很大了。
我仍然觉得她是至今流行歌手中与国际流行接轨得最好的,音乐成就不能和国内太多顶尖小众乐团比较,但是就如果把滚石的评分体系拿到中国来,她也能每张做到68-75这样的分数。因为除却《城堡》这样严重沿袭前作的作品和《花蝴蝶》这样严重失误的作品,你能在她每张专辑尤其是最近的专辑听到 音色的打磨,制作的用心,演唱的磨合。
而且,我认为jolin的音乐转型还没完,她还有可以折腾的空间。首先是她可以在HipHop+电音上更上一层楼,然后是她清亮甜美的音色可以大玩八十年代复古disco,或者是尝试民谣+电子,最新的专辑似乎也有爆出和James Blunt的合作。
==========================================================================
写这么长,也不是非要给她正名什么,我认为她公司的包装和宣传手法本身确实也掩盖了她作品的优秀,而她打打拼拼这么多年,名气,金钱上也算earn her credits了,没有那么可怜。
另外她现在的状态,34岁,大概也已经明白回到过去不是想要的,于是开始很放松的做音乐,谈恋爱,在专辑的间隙期去学习戏剧表演等等。我认为她这种性格会让她今后的演艺事业更加有意思。
五、中介合同纠纷属于服务合同纠纷吗?
中介合同纠纷属于服务合同纠纷。
中介合同的内容
《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条 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百六十三条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
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中介活动的费用,由中介人负担。
第九百六十四条 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九百六十五条 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六、蔡依林的绰号?
别称叫周琳
姓名:蔡依林
生日:1980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初七)
属猴
简介:蔡依林(Jolin Tsai),1980年9月15日出生于台湾省新北市,华语流行乐女歌手、服装设计师
七、蔡依林台湾地位?
每次在台湾吸金榜单上都是前几名,女艺人第一名。。
在台湾,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广告。。同一轮巡演,可以连续开7场,并且门票都是秒杀。。
只要去台湾宣传的国外明星,蔡依林已经是他们想合作人的标准答案,不管想不想,他们都会有意无意提到蔡依林的名字。。
其实,蔡依林不光是台湾,在中国大陆也是很厉害的。参考福布斯排行榜
八、蔡依林毕业院校?
蔡依林,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2003届英文系。
九、蔡依林还在吗?
肯定在。
蔡依林(英语:Jolin Tsai,1980年9月1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县新庄市(今新北市新庄区),是一名中国台湾歌手、词曲作家、演员。她被媒体称为“亚洲流行天后”,是华人世界流行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她因不断革新她的音乐风格和视觉形象而闻名,在中文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足够强大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她如今完全掌控她的演艺事业的各个方面,为推动流行舞曲成为大中华区主流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作品包含社会议题和思想内涵,在市场和口碑上均获得了巨大成功。
十、imnotyourgirl蔡依林歌词?
I’m Not Yours
蔡依林
Strange Dahl,Sten Iggy
Each time you failed
you just called me your girl
你以为这是爱情 起死回生的药
You know
你什么都很潮 但这种调调
Woah Woah
你耍的绝招 其实很搞笑
听过了 九百次的梗
已变成骚扰
And you know what
我亲爱的 你大事不妙
Woah Woah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I don’t need you any more
I’m the smartest of them all
G R L S My girl
You cast a spell
You made me melt
I’m back from hell
I’m not your girl
Hey I wanna rule my world
I don’t wanna be your girl
And I just wanna be myself
I’m not your girl
I’m not your girl
(My Girl)
Na Na Na
(All of my girls WHAT)
Na Na Na
(All of my girls WHAT)
刮风打雷 没有谁
Girls like us we ain’t afraid
如果爱谁 命就给谁
看起来 很凄美
想起来 太谦卑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I don’t need you any more
I know I’m the smartest of them all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Boys are stupid Let them fall
We’ll still shine like disco ball
You cast a spell
You made me melt
I’m back from hell
I’m not your girl
Hey I wanna rule my world
I don’t wanna be your girl
And I just wanna be myself
I’m not your girl
I’m not your girl
(My Girl)
Na Na Na
(All of my girls WHAT)
Na Na Na
(All of my girls WHAT)
(My Girl)
(My Girl)
I am my own girl
Hey I wanna rule my world
I don’t wanna be your girl
And I just wanna be myself
I’m not your girl
I’m not your girl
(My Girl)
Na Na Na
(All of my girls WHAT)
Na Na Na
I am my own girl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