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分为周瑜的“武赤壁”和苏轼的“文赤壁”,诸君喜欢哪一个赤壁呢?

158 2024-03-04 20:42

一、赤壁分为周瑜的“武赤壁”和苏轼的“文赤壁”,诸君喜欢哪一个赤壁呢?

最新更新

我更喜欢苏子的“文赤壁”——东坡赤壁!

湖北有文武赤壁之说,文赤壁位于黄州,是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此吟颂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而著名;武赤壁位于赤壁市(原蒲圻市),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由东吴大都督周瑜亲自指挥,大破曹军的赤壁大战的遗址。

文赤壁地处古城黄州西北汉川门外,玉屏山、龙王山、聚宝山紧护其东北,长江环绕其西南。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此写了传颂千古的“一词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而命名为“东坡赤壁”或“文赤壁”。

这里的风景名胜令游人赞叹不已,其珍贵之处是那琳琅满目的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书画碑刻。苏东坡的《景苏园贴》碑刻,其字如江河流泻,是苏轼书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被人称为“国中之宝”,书法评论家认为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相媲美,被世人推崇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嵌于坡仙亭内的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字笔势苍劲,如暴风骤雨,飞动圆转,与其词章的豪放风格,相得益彰。

碑阁内还有苏轼手书的《赤壁赋》石刻,历代书法鉴赏家对此评价极高。这里保留有苏轼的画作两幅:一为《月梅》,一为《寿星》,均嵌刻于坡仙亭内。《月梅》画面,由半镰新月和一枝老梅组成,老梅虬枝苍劲,嫩枝秀逸,花蕊初叶,于清凄中露出一缕新机。《寿星》画面以“德、寿、殿、宝”四字组成,作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据说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一幅人物漫画。黄州赤壁除苏轼书画碑刻之外,明代郭凤仪于嘉靖年问所画的《东坡老梅》,也极为珍贵。

先请诸君欣赏苏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版本原因而有两处文字有所不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二、中介合同纠纷属于服务合同纠纷吗?

中介合同纠纷属于服务合同纠纷。

中介合同的内容

《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条 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百六十三条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

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中介活动的费用,由中介人负担。

第九百六十四条 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九百六十五条 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三、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日哪个位置?

聊到了武汉,并且介绍了武昌城与古荆州的历史演变和战略关系。这一次,我们聊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话题——“赤壁之战”,同样,我们还是采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厘清一些误解。

赤壁之战,大家耳熟能详。赤壁在哪里?大家都知道在今天湖北省赤壁市江边的赤壁山,临江山崖上两个大字:赤壁。赤壁市以前本来叫蒲圻市,至少自三国就叫蒲圻了。1998年为了坐实赤壁古战场所在地,改为叫赤壁。

(蒲圻赤壁·武赤壁)

但我认为,“火烧赤壁”那个“赤壁”,并不在现在的赤壁市。

长江自城陵矶至武穴口江段,沿江不断有低山,这些山裸露的部分,都是红色岩壁,从这个角度上说,湖北的“赤壁”不在少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历史上,湖北沿江包括汉阳、汉川、黄州、蒲圻、江夏等地,都曾说赤壁在其地。

当然了,其中两个最知名,一个是“文赤壁”,一个是“武赤壁”。“文赤壁”就是黄州东坡赤壁,“武赤壁”就是通行说法中的蒲圻赤壁,即赤壁市的赤壁。

(黄州赤壁·文赤壁)

首先要否定的就是所谓“文赤壁”。

“文赤壁”在黄州赤鼻山(赤壁山),因苏东坡写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名满天下。

(苏东坡)

然而大家都知道此处不是赤壁古战场,因其文名,故称“文赤壁”,也算是对苏东坡的一种尊重。

为什么“文赤壁”地点不对呢?

从当时的军部署看,完全不可能。凡《三国志》正文记载的,刘备从当阳撤退,进驻的都是夏口;而事先刘琦、关羽驻扎的,也是夏口。夏口即在今天的湖北武汉。周瑜所部自柴桑沿江西上,先在夏口会合刘备所部,然后才与曹军交锋。夏口是孙刘联军的大本营。因此,赤壁战场只能在武汉上游,而不是在其下游。黄州赤鼻山在武汉下游,所以,苏老完全搞错了方位。

(“文赤壁”的地理方位)

同时,我认为,“武赤壁”的说法也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赤壁之战不仅仅是“火烧赤壁”这一次战术行动,而应该囊括自鲁肃携诸葛亮至柴桑开始,直到曹操败退回南郡的整个战役过程;其间孙刘联军与曹军发生多次战斗,整个战役至少应该分为若干个阶段。所以,如果要还原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应该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然而,即使在火烧赤壁这个点上,现在的“武赤壁”的位置也不对。

火烧赤壁在哪里

为什么说火烧赤壁的战场不在“武赤壁”呢?

“武赤壁”因为得到教科书的确认,成为了公共知识。但是,流行的说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说法。做历史研究,必须得依据可靠的史料,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没有史料就不说话;而且,一般来说,史料越早就越可靠,就越值得采信。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规范。

由于记载三国历史的《三国志》这部书写得太简略,其中并没有说赤壁到底具体在哪里。这就给后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东晋南北朝时期,大家就在讨论赤壁地望的问题了。然而“武赤壁”被确定为赤壁古战场,已是唐代中期的事儿。唐代名相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其中《鄂州蒲圻县》说,“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故诸葛亮论曹公‘危于乌林’,是也。”

这一说法是有理由的,因为这里的赤壁山,北临长江,大江对面即是乌林。在我们的想象中,双军对垒,短兵相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这战事就了了。这一形势虽然曾经被当作是赤壁战场在“武赤壁”的证据,但是战争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这又是后话。

然而,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宋盛弘之的《荆州记》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却不这样认为。

我们以前讲过南北朝时期湖北地区对于南方政治、军事形势的重要性,即所谓“保扬必保荆”,因此,关于湖北的地理风俗人情,当时出了很多书,而且这些书也大多也是靠得住的。《荆州记》就是其一。郦道元虽说没有到过南方,但他写《水经注》时参考了大量南方的书籍,其价值在史学界也是公认的。

盛弘之在《荆州记》中说:“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

(盛弘之《荆州记》书影)

这段记载至少说明三个问题。

● 第一,明确指出赤壁在长江南岸;因此,那些赤壁在长江北岸的说法如汉阳、汉川等等统统站不住脚,被否定了。

● 第二,“蒲圻县”当指蒲圻县治,从蒲圻县治沿江向下100里,才是赤壁。根据相关研究,当时蒲圻县治在现在今嘉鱼县西南赵家洲石矶头一带,在乌林的下游,离乌林约50里。

● 第三,乌林在西,在长江上游;赤壁在东,在长江下游,两地相距160里。这与上文所言都说明,乌林、赤壁并不在一处,而是相距甚远!而且,盛弘之明确指出,“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上破”,指的是逆流而上仰攻!

可以说,盛弘之的《荆州记》直接否定了乌林与赤壁隔江对峙的形势;而且指出,赤壁在乌林下游160里,在蒲圻县下游100里。

那赤壁到底在哪里呢?

再看《水经注・江水篇》的记载。

(郦道元《水经注》书影)

《水经注・江水篇》曾提到“上乌林、中乌林、下乌林”。其中说:“江水左迳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迳乌黎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迳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在这里,郦道元只说了“乌林”是战场,并没有提到对岸的“赤壁”!

乌林在哪里?其故址即今湖北省洪湖市东北的乌林村。

那郦道元认为的赤壁又在哪里呢?

《水经注・江水篇》接着说:“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江水东迳大军山南,山东有山屯,夏浦,江水左迤也……右则涂水注之。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县金山。江水又东迳小军山南,临侧江津,东有小军浦。江水又东迳鸡翅山北。山东即土城浦也。”

郦道元指明长江过了乌林,又流经很多地方,才到赤壁山,并且明确说这里就是黄盖诈降的地方。已知这个赤壁山对面的百人山是今天武汉市汉南区的纱帽山,这个赤壁山,就是今天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长江边的赤矶山!(敲黑板

再回到盛弘之的《荆州记》,已知乌林地望,那相距160里是在哪里,哪里就是盛弘之认定的“火烧赤壁”的“赤壁”。

要知道,在历史时期,长江的主泓是摆动的;也就是说,从秦汉、三国到南北朝隋唐,长江的河道和流向是有变化的。研究表明,南朝及其以前,长江乌林至武汉江段,属于顺直分汊河型,自乌林至武汉,基本是一条直线;而隋唐以来,该江段演变成为弯曲分汊河型,开始向北弯曲再折向东。如果把长江拉直,从乌林向东160里,正好又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赤矶山。(再次敲黑板

(乌林—蒲圻县—赤壁形势图。引自张修桂《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

“火烧赤壁”的“赤壁”,就在武汉市西南赤矶山。

火烧赤壁,发生在武汉!

(这次不敲黑板了,直接duang!duang! duang!)

上面《水经注》说过,长江过赤壁山,又东迳大军山、小军山之南。而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汉阳军景物下》说,“大军山、小军山在汉阳县,昔吴、魏相持,陈兵于大、小两山,故有大军、小军之号。”经实地考察,《水经注》所说大、小军山和今天武汉市西南长江左岸的大、小军山形势完全一致。

(赤壁战场长江两岸形势图)

“火烧赤壁”今何在?站在武汉市金口古镇中山舰博物馆西望可以遥想当年战场之宏大。

(武汉市金口古镇中山舰博物馆)

不仅如此,从当时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的军事部署来推测,“赤壁”在江夏赤矶山也是合理的。

当时,曹军20余万,孙刘联军约有5万,兵力对比如此悬殊,孙刘联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重点防守夏口大本营,而同时在外围进行设防,逐级防御。如此,在武汉外围上游的大军山、小军山、赤矶山一带设防是完全可能也是必要的,而到“武赤壁”去设防,则显得太远,会造成兵力分散,于整体战局不利。

(孙刘联军夏口大本营与曹军乌林大本营位置关系图)

赤壁之战全过程

既然明确了火烧赤壁的准确地点,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整个“赤壁之战”的全过程。

(赤壁之战形势图)

此战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火烧赤壁

公元前208年9月,曹操攻占南郡(郡治江陵,今湖北荆州),水陆大军20余万浮江东下。此时,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周瑜与刘备合兵夏口(今湖北武汉),水陆兵力共约5万。

10月,曹军前锋部队与孙刘联军前哨部队在今武汉市西南江夏区金口镇附近长江江面遭遇,孙刘联军部署于江南赤矶诸山以及江北纱帽山、大军山、小军山。

“初一交战,(曹)公军失利,引次江北”。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估计的曹军弱点全部暴露,曹军始以铁链连接舰船首尾,停靠长江北岸,一字排开,绵延数十里,并于北岸扎营,在乌林设大本营。

敌众我寡,孙刘联军必须速战速决,于是黄盖诈降,从“赤壁”出发,“时东南风急”,火攻曹军战船,大火延烧至岸上营寨,“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第二阶段:夺取乌林大营

紧接着,“(刘)备与(周)瑜等复共追”,孙刘联军水陆两路出动,乘胜跟踪追击,真捣曹军大本营乌林,夺取曹操大营。攻击乌林时,乌林对岸的“武赤壁”应该也是孙刘联军的据点。赤壁之战不是发生在一个“点”,而是发生在沿江一条“线”上。所以“武赤壁”也是整个赤壁之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乌林决战才是整个赤壁战役的关键和核心。我们现在通称这次大战为“赤壁之战”,其实在早期的史料中,大多时候是被称“乌林之役”的。专门记录三国时期吴国历史的《三国志・吴书》就称之为“乌林之役”。《三国志》的《鲁肃传》、《程普传》、《甘宁传》和《吕蒙传》等也都说“破曹公于乌林”。因为打下曹操大营,曹操彻底失败退走,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吴官方对这场大战的认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将“赤壁之战”称为“乌林之战”更为准确一些。这样来说,乌林对面的“武赤壁”确实也但得起“赤壁之战”主战场之名,只是不是“火烧赤壁”的地点而已。

第三阶段:败退华容道

乌林大营失守,曹操尽焚江上残余战船和巴丘湖曹由洲上的后援舰队,自乌林沿“华容道”由陆路撤回江陵,又“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至此,“赤壁之战”结束。孙刘联军又水陆并进,继续追杀至南郡,这是后话。

那么问题又来了,“华容道”在哪里?

顾名思义,“华容道”是因道路通过华容县而得名。这个“华容”,不是现在湖南的华容县,更不是湖北鄂州的华容区。

这个华容县,是西汉时期以楚国的章华台为中心而设置的一个县,直到南朝的梁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比如云梦泽水面的推移,才废掉了。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展,其县治应该位于今天湖北潜江县城西南的龙湾区马场湖村。

确定了华容县在哪里,横贯于今江汉平原中部的“华容道”的具体走向就清楚了。“华容道”的东南端起自今洪湖市东北的乌林村,中经今潜江县龙湾华容县故城,西北直抵南郡治所江陵县,全长约300里。

这300里“华容道”,东段约60里属长江城陵矶―武汉江段西侧泛滥平原,路况很好。中段约80里属于著名的云梦泽,所以《三国志》注引《山阳公载记》记载,曹军败退华容道,“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陷籍,陷泥中,死者甚众”。这个大家从《三国演义》中都知道了。过了这一段,就进入160里的“华容道”西段,西段属江汉陆上三角洲,有自然堤,路况不错,通行条件很好。

因此,“华容道”通行最艰难的就是中间80里,过了这80里,曹操基本上就算是逃过一劫。同样是《山阳公载记》说:“(曹)军既得出,(曹)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曹操过了华容道中段,大喜,告诉诸将,要是刘备早放火,大家都无活路了。曹操倒是一个很乐观的人。

由此可见,华容道难走,不是关隘险峻,而是道路泥泞。

(华容道在今天的位置。引自张修桂《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

即使在今天,这个区域的仍属于“湿地”。

看看多个版本的三国体裁的电视剧,都将关羽放曹操的一幕取景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崇山峻岭之间,不知是否是剧组经费不足的原因所致?

(1994《三国演义》中华容道剧照)

(2010《新三国》中华容道剧照)

没机会读《三国志》的观众就很容易被这样的戏剧表现手法带偏,形成错误的刻板印象,再碰到

下图这样的场景,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再回到正题,曹操退回北方,标志着曹操一统中国的计划受挫;而且曹军在短时间内无力组织第二次进攻,而同时刘备也趁机占有荆州江南四郡,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天下三分的格局基本形成了。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滚滚长江、巍巍赤壁俱在,只是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鲁肃、周瑜等英雄人物,“都付笑谈中”了。

参考文献:

张修桂:《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学报》2004年第3期;

张修桂:《〈水经・江水注〉枝江—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上、下篇)》,《历史地理》第23、24辑;

朱绍侯:《赤壁之战曹军是大败不是小败――与何德章同志商榷》,《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4期。

以上是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老师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赤壁大战战场位置与战争进程进行的分析。夏老师在华科普及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知识已有10余年的时间了,目前最新上线《城市与文化遗产》这门MOOC课程,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其中着重介绍了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以及武汉和泉州等有代表性的城市。

本文即是在讲武汉城市内容的时候所做的扩展。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到夏老师的MOOC课程,欢迎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向夏老师提问或留言,夏老师一定会积极向大家解答。对大家兴趣集中的问题,也会再推出后续专题。

四、合同纠纷如何起诉?

合同违约产生纠纷后选择到哪里起诉,可以分成两大类情况,一种是合同中没有约定管辖法院,这种情况下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保险合同纠纷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再以合同纠纷涉及的金额大小、影响大小、是否涉外选择法院的层级进行管辖。另一种情况是在合同中约定了争议解决的条款,有可能选择仲裁或者是诉讼,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在争议解决的条款中只能选择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和唯一的争议解决机构,在选择管辖法院时必须选择符合前述法律规定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管辖。

五、车辆挂靠合同纠纷?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首先应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赔付;不足部分由使用人赔偿,若所有人被挂靠方有过错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实践中,原告无法判断,出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将使用人和被挂靠方一同列为被告。

六、合同纠纷原告败诉?

合同纠纷案败诉会有什么后果

  公司败诉的,对公司是有影响的,公司需要按法院判决书的要求执行判决。不履行判决书,不及时履行判决书,都将进入司法黑名单,影响征信。

  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二、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调解

  1、行政调解,是指根据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双方在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这种解决方式中,调解的部门是双方当事人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2、仲裁调解,仲裁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发生纠纷时,依照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在仲裁机构主持下,根据自愿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解决纠纷的方式。这种解决方式中,调解的部门是仲裁机构。

  3、法院调解,又称为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合同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之后,在审理中,法院首先要进行调解。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是人民法院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方法。所以,这种方式中的调解部门是法院。

  三、合同纠纷去哪里仲裁

  1、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到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仲裁机构或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可以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的在市、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七、合同纠纷怎么辩论?

可以明确回答:合同纠纷辩论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订立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

(2)订立合同的标是否明确无误。

(3)履行合同义务是否积极等。

八、租赁合同纠纷要素?

一、租赁合同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1、租赁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和用途。

  2、租金和租金的缴纳期限。

  3、租赁期限。

  4、租赁期间租赁财产的维修、保养责任。

  5、出租方与承租方的变更。

  6、违约责任。

  7、争议解决的方式。

  8、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九、企业合同纠纷法条?

第一,在各类合同中有两类合同民诉法做了特别规定:

  保险合同 被告住所地、保险标的物所在地。

  若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运输中的货物 被告住所地、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

  运输合同 运输始发地、目的地、被告住所地。

  第二,对于其他合同:

  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以下法院 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

  若当事人①未选择或②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③选择了两个以上法院或④选择违反了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在②③④情形下,协议无效) 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

  若合同没有实际履行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 被告住所地。

  第三,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购销合同:

  ①双方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②合同的实际履行地与合同中约定交货地点不一致,以实际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③若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没有约定的,以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

  其一,送货方式:以货物到达地为合同履行地。

  其二,提货方式: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

  其三,代办托运: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

  加工承揽合同: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加工地作为合同履行地。

  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

  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借款合同: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证券回购合同:凡在交易场所内进行的,交易场所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名称与内容不一致的合同:以该合同的内容确定合同的性质,从而确定合同履行地;若根据该合同的`内容难以区分合同的性质,以及合同的名称与该合同的部分内容相符的,则以合同的名称确定合同履行地。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按当事人的约定确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力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法条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八条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十八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的。

  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第二十条 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二十三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书面合同中的协议,是指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第二十四条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第二十五条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十、赤壁情感

赤壁情感与中国文化

赤壁情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事件——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以及战后的赤壁联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位于赤壁附近的联军刘备和孙权合作的东吴势力。三方在赤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曹操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东吴和刘备成功通过火攻战术击败了曹操。这场战争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军事事件之一。

但赤壁情感更多的是指战后的联盟形成以及历史事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刘备和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的行动,彰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这种赤壁情感成为了后人推崇的情义典范,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种珍贵的价值观。

赤壁情感与友谊

赤壁情感被广泛视为中国文化中友谊的象征。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合抵抗曹操,体现了互相扶持、互惠互利的友谊关系。尽管两者在经济、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竞争,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够相互信任、共同对敌。这种友谊关系给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了中国传统友谊观的典范之一。

赤壁情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兄弟情谊。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兄弟情谊具有特殊的意义。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强强联合,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兄弟之间的义气和背后支持的象征。这种情感在赤壁之战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文化中的友谊观念强调的是真诚、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信任和情义。赤壁情感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真挚感情的友谊,在中国文化中发扬光大,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们。

赤壁情感与价值观

赤壁情感所体现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也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重要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从赤壁联盟的形成开始,不断延续至今。它强调的是相互帮助、团结一致的精神,以及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的品质。

与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不同,赤壁情感所体现的价值观强调的是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盟形成展示了这种价值观念。他们在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时,没有选择各自为战,而是选择一起共同对抗。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被高度推崇和传承。

赤壁情感所体现的价值观还包括坚守信念和友谊的品质。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通过互相信任、合作共赢的方式战胜曹操。这种坚守信念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也给后人树立了追求真善美的行为准则。

结语

赤壁情感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佳话,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赤壁之战和赤壁联盟为背景,展现了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这种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友谊和价值观的重要象征。

赤壁情感所传递的友谊观念强调的是真诚、深厚的情感。这种友谊关系体现了兄弟般的义气和背后的支持。同时,赤壁情感所体现的价值观强调的是相互帮助、团结一致的精神,以及坚守信念和追求真善美的品质。

赤壁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这个古老而珍贵的情感,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