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方式有权益性的和债务性的,债务性的就是借钱,增加负债;权益性的等于就是你吸收别人资金占你的股份,这种肯定要出让股份的。
一、严格贷前审查,把好准入关。
1、看过去,重点关注原始资本积累。通过调查企业发展沿革、实际控制人和重要负责人从业经历、管理经验和能力、个人品行、家庭情况、社会地位、员工评价等方面因素,结合行业情况和同类企业情况,综合估算企业原始资本积累情况;结合上下游客户调查等外围调查情况,与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科目、应收应付账款科目和权益类科目进行勾对,识别营运资金中是否存在民间借贷。
2、看现在,重点关注企业营运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对行业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订单情况及经营计划、水电气等辅助记录等进行分析,结合银监会资金测算的相关要求,预测企业营运所需资金量。如果该数额远超过银行负债、商业信用总额,企业就会存在民间借贷的冲动。
3、看未来,重点关注企业发展趋势和新建项目情况。通过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情况,综合行业发展以及企业自身情况,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预计;对企业新建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竞争优势等方面的进行审查,重点关注项目投资、资金来源、未来现金流预测,在审查项目总投资时,需对总投资进行经验估算,并结合其资金积累情况和银行贷款情况,判断项目资金缺口,在审查项目资金来源时,也需要重点关注来源资金的期限问题,对项目资金缺口过大、未来现金流不明朗、短债长用的项目,出现民间融资的几率会很大。
4、看全盘,重点关注实际控制人(或企业)全产业的分析。通过工商局、人行征信系统、法院执行网等途径查询,并结合外围调查,对实际控制人(或企业)所涉行业和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审查实际控制人(或企业)全口径资金缺口,对涉及房地产等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严格审查,严防资金挪用和借壳贷款,防止由于其他产业资金量需求大而从事民间融资的情况。
通过上述方面的调查,关注企业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之间的匹配度,若发现资金运用明显高于正常资金来源,银行就有理由怀疑其有民间融资或有民间融资的冲动;若企业资金运用于长线投资,而资金为短期资本,可能出现期限错配,企业也可能出现民间融资的行为。
二、严格贷中审查,关注贸易背景真实性。
贷款发放过程中,严格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查,重点关注贷款资金用途,防范贷款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担保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等高风险企业,防止贷款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民间融资领域。
三、加强贷后管理,关注贷款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是否涉及民间融资,加大资金流向监控力度。
从企业资金流向入手,通过查阅应收应付明细、询问企业工作人员及上下游企业、查银行账户、查政府和司法部门信息等手段,从交易对象特点、资金进出特点等方面,判断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加强资金流向监控,重点关注与上下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关注与显性或隐性关联企业之间是否存在频繁的资金往来,关注资金交易对手是否有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或咨询公司等,关注是否有规律性资金进出,关注是否有定期大额取现等异常行为等,关注还贷资金来源。
四、加强外围调查,及时发现民间融资行为。
银行可以利用其网点覆盖优势,通过与因拆迁等原因短期内获得大额资金的客户沟通交流,收集相关民间融资名单;可以通过与担保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沟通,收集相关民间融资名单;可以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得民间融资企业名单;也可以通过企业上下游客户等相关第三方进行调查。需要指出的是,外围调查获得的名单不具备科学性,需要去伪存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