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务抵销通知送达方式?
一、 通知债务人的几种方式
一项债权转让应通知到债务人,否则对债务人不发生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具体操作应由债权人通知到债务人,或由债权人委托受让人通知债务人。具体通知的形式如下:
1、口头通知:口头通知是所有债权转让通知方式中风险最高的一个,口头形式虽然简便易行,但因证据不易保留,一旦发生纠纷,取证较为困难。
2、书面通知:① 债权人自行送达的,债务人当场在通知书上签字/盖章,知悉债权转让的情况,即可证明通知送达给债务人。② 通过邮寄送达通知的,应当在快递单物品栏内注明送达文件的内容并保留快递单副本,最好同快递公司沟通邮寄对方签收的回执。③ 公告通知常见于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批量转让资产。一般不具有普适性,除法律规定可以公告通知形式送达的银行等主体,其他主体不享有该项权力。
3、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通知:采用此种方式通知,债权人应妥善保管该通知的存储媒介,注意证据的完整性,且应同时确保并证明接收通知的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微信号码的持有人确为债务人。
4、起诉通知:部分地方已出台明确规定,认为“债权转让没有通知债务人,受让债权人直接起诉债务人的,视为‘通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五(试行)>的通知》规定,债权转让没有通知债务人,受让债权人直接起诉债务人的,视为“通知”,法院应该在满足债务人举证期限后直接进行审理,而不应驳回受让债权人的起诉。由此可见“诉讼”可以作为债权转让的有效“通知”方式。
二、通知送达方式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 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 2、《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38条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
三、审计通知书送达方式?
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直接送达。即将审计通知书直接送达给被审计单位或个人进行签收。
二是公告送达。即利用发布公告的形式,将审计通知书送达给被审计单位或个人。公告送达可以是纸质版公告,也可以是网络或媒体公告。
三是邮寄送达。即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将审计报告送达给被审计单位或个人。
四、受理通知书送达方式?
既可以邮寄送达,也可以采取发送短信等电子方式送达。
五、银行催款通知有几种送达方式?
第一种:电话催收方式。
这是对于超过一个账单周期以上的逾期行为。
第二种:短信催收方式。
这种催收是针对持卡人之前出现过逾期还款的行为,通常是在逾期的15天内,用短信来提醒持卡人或者是亲属。
第三种:信函催收方式。
使用挂号信的方式寄送。
第四种:上门催收。
正规的上门催收,包括送信函,找家里人,找亲戚,找单位领导,通过这些人侧面施压。
第五种:法院起诉方式。
这种则是针对超过半年以上,并且金额较大的逾期行为,银行会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持卡人进行还款。
第六种:外包催收方式。
针对逾期情况过于严重的,并且任何催收手段都无法收回欠款。银行就会雇佣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
六、融资合同与借款合同的区别?
借款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的区别:
1、合同主体之区别
融资租赁合同必须是彼此相关的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供货人)分别签订购货、租赁两个合同,出租人一方面与供货人签订供货合同,一方面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但是两个合同的标的物又是同一的,两个合同是各自独立的,签订的目的不同,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不同,但“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租赁和贸易不可分”这是融资租赁合同的基本特征。而借款合同只涉及出借人与借款人,不涉及第三方。
2、法律关系客体之区别
从标的物来看,借款合同的标的物是资金,是借钱还钱的合同;而融资租赁合同标的则是租赁物,是以融物代替融资并把借钱借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中必须出现“物”即设备、交通工具等,而不仅仅是“资”,没有“物”,则不是融资租赁合同。
3、租金与利息计算不同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依合同除向出借人归还借款本金外,还需支付利息,利息的计算除合同约定外,还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利率范围,否则超出部分无效,而且本金也是在合同期满时一次性还清。而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是租金,租金的安排远比单纯的还本付息复杂。租金一般是租期内分几次支付,均等付租或不均等付租,而且租金一般高于同期银行贷款本息。
4、起算期限不同
借款合同中借款期限一般是从借款到位时开始计算;而融资租赁中,签约时由租赁双方商定订明以开证日、提单日、最后一宗货款支付日、抵达承租人工厂日或验收日为起租日。
七、借款合同与贷款合同的区别?
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业务主体不同:借款合同的业务主体可以是机构、个人、银行之间的资金借货往来,贷款合同主体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个人、企业间的借贷往来。
第二、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关系不同:借款合同的放款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银行,贷款合同的放款人多是银行。
八、借据与借款合同的区别?
首先,民间借贷其实也是借款合同的一种。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别于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而之所以有人认为民间借贷与借款合同有所区别,是因为一般而言民间借贷约定相对比较简单,例如一张借条,就一行字而已;一般金融机构的放贷合同都比较详细和规范,因而导致认为民间借贷和借款合同是不同的两回事。根据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因没有具体的还款时间,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还款义务,因此不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但适用最长20年的诉讼时效。但当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而债务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后,债权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时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3年。借款合同亦然。九、欠款合同与借款合同有什么区别?可以将欠款合同写成借款合同嘛?
“欠”和“借”虽然大致意思相同,都表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关系。但是在法律上却代表两种履约状态,欠表明债务人已经违约,在时效上从欠款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借代表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之时,并不代表借款人违约,只有在债务人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到期日未能还款,才代表债务人违约,诉讼时效从违约之日开始计算。因此,这二者一字之差,却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权益。
所以也不可以将欠款合同写成借款合同。
十、关于借款合同与房屋抵押合同的效力?
从你的描述看,这个事件分成二个部分,一个是借款,一个是抵押。
借款合同是有效的,并无任何争议。
关键在于抵押合同,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抵押合同应当到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并在登记后生效。
所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你们的抵押合同有没有到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并领取了“房地产他项证”,如果登记了,那么,很明确,在A没有还款能力时,完全可以通过法院要求执行对C的房子的抵押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