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能补签嘛? 如果公司把劳动合同丢了,要员工补签合同,不补签怎么赔偿员工?

202 2024-09-05 09:35

一、劳动合同能补签嘛?

劳动合同允许补签,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二、如果公司把劳动合同丢了,要员工补签合同,不补签怎么赔偿员工?

您好,入职时劳动合同都是一式两份的,您手里一份,公司手里一份。现在公司把劳动合同弄丢,您没有义务进行补签,公司要求您补签,一定要注意合同内的条款是否做过变更。您有理由不补签,不补签公司当然不需要赔偿员工。

并不是说公司手里没有劳动合同,你和公司的劳动关系就不存在,在这个时候,之前的劳动合同已经生效了,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况且,你受里不还有一份合同吗。

三、员工拒绝补签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员工拒绝补签劳动合同可能涉及劳动合同法和相关劳动法规的适用。处理此种情况时,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沟通和理:首先,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拒绝补签劳动合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合同内容有问题、个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等。通过倾听和理解,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2. 法律法规的遵守:核实劳动法规对于补签劳动合同的要求和规定。确保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违反劳动法。

3. 协商和磋商:如果员工对补签劳动合同有拒绝或疑虑,建议与员工进行协商和磋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可以探讨修改合同条款、明确福利待遇、提供适当的解释和保证等。

4. 法律咨询:如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公司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司在法律框架内行事。

5. 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果确认员工对补签劳动合同的拒绝是违法的,公司可以根据相关法律对员工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但在采取任何纪律处分前,应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行动合法。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当地的劳动法规定来处理。为了保证合法性和公平性,建议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确保公司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同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公司应该主动跟员工签劳动合同吗?

公司应该主动跟员工签劳动合同的时候。没签合同是违法劳动合同法的,员工可以要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

参见《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五、员工干了一年公司到年底才补签劳动合同合法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拖到年底才补签劳动合同,从法律角度上看,这是不合法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员工已经在公司工作了一年,且公司在此期间按时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那么在年底补签劳动合同,可能不会受到严格的惩罚。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做法是合法的。

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建议公司应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有权主张合法权益,包括赔偿金、双倍工资等。

对于员工来说,如果发现公司未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应及时提出异议,要求公司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如果公司拒绝签订,员工可寻求法律途径维权。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和双倍工资。

总之,无论是公司还是员工,都应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建议,维护自身权益。

六、员工可以既和母公司签劳动合同又和子公司签吗?

一般情况下,员工是不可以既和母公司签劳动合同又和子公司签定劳动合同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为关联企业,只能与一方存在劳动关系。

如果既和母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又和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只能认定为变更过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实践中,针对愿意转至子公司工作的员工,须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母公司、子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将用人单位变更为子公司,并就工作地点、工资、福利待遇等变化作出明确约定。

同时,为避免员工向子公司主张应签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子公司应根据劳动合同变更协议的内容,与员工另签劳动合同。扩展资料: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劳动者一般只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但如果员工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是可以同时与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九条 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七、公司让补签劳动合同怎么取证?

以合同尾页的签订时间为依据。补签劳动合同是可以的,比如劳动监察检查发现未签订劳动合同,要求企业与员工补签合同,或者企业发现问题,自我整改补签合同等。

规范的合同有三个时间节点是必须填写的,一个是合同的期限,起始时间及终止时间,一个是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时间,还有就是合同签订的时间,在尾页的最后一行。所以当事人取证可以提供合同原件的签约时间为证据。

八、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要求待业?

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法定义务,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单位来说是违法的行为而且违法的行为付出的代价更大。

未订立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有明确处罚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从其入职满一个月后第第二天起到补订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期间的双倍工资,最高不超过11个月。

九、公司怎么反驳员工未签劳动合同?

如果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双方有劳动关系,那么唯有提出已过仲裁时效的抗辩。

法律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最长11个月,加上入职1个月签订劳动合同的合理期限,也就是刚好入职1年的时候,此时起算仲裁时效又是1年。

如果能证明劳动者入职已满2年,那么依法提出已过仲裁时效的抗辩成立,法律不再保护劳动者的二倍工资请求。

如果劳动者入职未满2年,那么唯有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其他单位买社保或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领取工资,那么可以提出双方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的抗辩。

只有认定劳动者和其他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才能否认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十、公司补签劳动合同和离职证明合法吗?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补签劳动合同和提供离职证明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文件,补签劳动合同可以确保双方权益的合法性和明确性。离职证明是员工离职后的重要证明文件,公司提供离职证明可以为员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依据。然而,补签劳动合同和提供离职证明应当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