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生可以不用签三方协议,直接签劳动合同吗?
1,拿到毕业证后找工作不需要三方协议了,直接签劳动合同。参加下学期秋招可以直接签劳动合同。既然拿到毕业证,现在找到新工作也可以直接签劳动合同了,不需要三方协议。2,给你介绍下三方协议作用,你就能更好理解我写的第一段的话了。大学生毕业前,没有毕业证书,即学生还没有获得学位或者没毕业,企业没法和你签劳动合同,因此先签订三方协议,保证约束学生毕业后会前往企业工作,保证约束企业将会接受学生作为新员工。短期代替了劳动合同的作用吧。
二、准毕业生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准毕业生签劳动合同是有效的。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的合同约定,按照约定的事项相互履行职责。毕业生未拿到,不影响合同的效力,虽然是准毕业生,但建立的合同是针对人的,不是针对毕业证的。因此,准毕业生签定的合同是有效的。
三、在校未毕业的大学生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不可以 因为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未毕业大学生法律上不能认定为劳动者 因此 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无效的 对我以上回答作一些补充,如下:未毕业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该劳动合同生效之日就是双方确定劳动关系之日,也就是拿到毕业证正式上班之日。目前,学生仍然不是劳动法调整对象,也没有相关法律说明,所以在未毕业前,他(她)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形成劳动关系。
四、未毕业签劳动合同还算应届生吗?
“应届生”一般指的是刚刚毕业或即将毕业且还未就业的学生。如果你签订了劳动合同却还未完成学业,根据一般的理解,你已经不再属于应届生了。不过,具体要看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和所处的行业、地区等因素。
如果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你还需完成学业,或者协议中有明确的约定,则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仍然属于应届生。建议咨询相关单位或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答案。
五、原劳动合同未解除,可以新签劳动合同吗?
1、原劳动合同未解除,是否还可以签新的劳动合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但如果因此给原单位造成损失,则新单位和劳动者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六、17岁未签劳动合同可以仲裁吗?
当然可以仲裁,这是你的权利,不用太考虑你未成年的身份。
申请仲裁时可以主张以下事项
1、未签订劳动合同,索赔从你入职第二个月起,到这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差不多有10个月工资。
2、补发扣你的奖金。
另外未缴社保,这个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应当向当地社保部门投诉,补缴。
仲裁需要证据,依据你的描述,证据收集不是那么的容易
关键是证明你和这家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如工牌、工作群、平常的工作绩效任务单,签字文件等。
七、4年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赔偿吗?
4年没签劳动合同赔偿吗
可以
可以要求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啊
八、毕业生不签劳动合同档案去哪?
1.
将档案转至原生源地 如果未来打算在生源地就业或者暂时不打算就业,则可以将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处地级市的的人事局进行接收和保管。 这种方式比较常见,适合毕业后打算回到生源地求职就业的学生,或者是暂时和未来都没有就业的打算。
2.
档案仍留在学校当地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对于尚未落实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将档案和户口暂时留在学校保存,等何时落实工作再将档案转至工作单位即可。 如果档案留校时间超过两年,但仍未落实工作的话,学生档案和户口将会被转至生源地。
这种方式适合,目前尚未就业但是存在就业意愿、以及仍在考研二战的毕业生,学校可以暂时保存档案。等找到工作或者二战成功后,可以从学校直接提走档案到单位或者研究生学校,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手续。
九、几年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赔偿多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入职满三个月,用人单位就必须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员工入职满半年而不满一年的情况下,需要支付员工双倍工资。
员工入职满一年以上,则需要支付员工2N倍数的工资
十、什么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1、首先,能否签订劳动合同,是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劳动法》第十五条只规定了: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没有规定未毕业的大学生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四条中规定的不适用劳动法的主体中并不包括在校学生,学生身份并不当然限制您作为普通劳动者加入劳动力群体。
2、其次,根据《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勤工助学的行为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并不能由此否定在校生的劳动权利,推定出在校生不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因此,只要大学生达到《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符合劳动关系主体资格,具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就可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3、建议,如果大学生是勤工俭学,即指不以就业为目的,利用学习空闲时间打工补贴学费、生活费,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大学生是以就业为目的,寻找比较固定的工作,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在建立劳动关系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实习是以学习为目的,到相关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没有工资,不存在由实习生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报酬、福利待遇等情形。虽未毕业但向公司表达了求职就业愿望,并进行了求职登记,求职人员登记表中登记其为某届毕业生,而也存在实习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