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怎样申请补交社保?
劳动仲裁中无法要求单位补缴社保。 要求单位补缴社保不属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单位补缴社保。
二、仲裁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在仲裁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或恢复劳动关系。在仲裁期间,员工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可以选择停止工作等待仲裁结果。如果仲裁结果支持员工的申请,公司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或恢复劳动关系。此外,员工还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或恢复劳动关系。在诉讼期间,员工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可以选择停止工作等待法院判决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和仲裁机构、法院的规定来进行。建议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劳动合同解除是一种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劳动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员工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根据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行动。另外,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三、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和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了,应该怎么处理?
劳动仲裁从受理到裁决超过60天的,可以直接法院起诉 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可以要求单位按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四、假释期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劳动争议与刑事诉讼,是完全无关的二个法律关系。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能因其涉嫌触犯了刑法,而剥夺其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权利!
一、有一条法律原则:对于公民而言,只要法无明文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对于拥有公权的机关而言,只要法无明确的授权,都是不可以做的。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刑事诉讼法规定上述第69条规定的原因
其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是在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以及考虑到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的前提下作出的。
只要不妨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完全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过,请记住一点:事先跟案件承办人员打声招呼。
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员工可以离职么?
可以离职。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辞职以后再申请劳动仲裁和仲裁以后再辞职都是可以的,劳动仲裁跟员工是否在职无关,只要劳动者是在从辞职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都是可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扩展资料: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二、辞职的流程是: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六、劳动仲裁后补交社保申请可以撤销吗?
可以撤销。用人单位不交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主张自已的法定权益,也可以向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征收的部门投诉。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七、义乌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事实劳动关系也受法律的保护,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符合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八、劳动仲裁赢了可以要求老板付仲裁期间费用吗?
个人不可以要求。仲裁费用即案件审理费,通常是申请仲裁立案的申请人先行支付。案件审理结束后,裁决书通常会标明案件受理费由谁承担,或者分别承担,双方只须按裁决书要求分担就可以了。
仲裁双方不得再擅自向对方索要其他费用,即便因多次出席仲裁产生的较高过程费用,如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等,只要裁决书未涉及费用,当事人不得以裁决书名义额外索要。
九、没有劳动合同劳动仲裁申请范本?
没签劳动合同的仲裁申请书范文
申请人:XXX,男,汉族,身份证号:XXXXXXXXXXX,住X市X区X(县)X路X号,联系电话:XXXXXXXXXXX。(如果委托了律师,不要写劳动者自己的电话)
被申请人:XXXXXXXXXXX,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住所地: X市X区X(县)X路X号,联系电话: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XXX)。
十、劳动仲裁立案期间公司可以注销吗?
如果达到注销条件的,劳动仲裁立案期间公司可以注销
劳动者可以要求仲裁庭出具仲裁结果,然后变迁诉讼对象向法院起诉,向相关组织或个人追讨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如果在劳动争议过程中企业已进入清算阶段,则劳动者应将清算组作为争议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条第(八)项规定,清算组可“代表破产企业参加诉讼和仲裁活动”。清算组即清算机构,是企业经营终止后执行清算事务并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权务机构,它负责企业清算期间的一切事宜。也就是说,如果劳动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进入破产清算,那么劳动者在选择相对一方主体的时候应当直接将清算组列为被申请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