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内容有哪些?
隧道初期支护的有关要求 一 、原材料 隧道初期支护采用的所有原材料必须在自检合格后向总监 办报批,总监办经试验检测合格后对申报材料进行批复,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批复的原材料,未经批复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一经发现将立即清除出场
二、隧道施工排险流程和初期支护流程?
1、隧道施工工艺:进出、口土石方明挖→洞门施工→洞身开挖、支护施工→仰拱开挖支护、填充、垫层施工→洞身砼拱墙衬砌→路面铺设→机电设置施工。
2、初期支护工艺:是开挖后进行的支护,如锚杆、挂钢筋网、喷混凝土,还有的要进行超前支护,如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还有的进行钢支撑支护,如工字钢,钢格栅等等
三、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要点有哪些?
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要点如下:
1、推荐采用模具加工钢筋网。
2、应在初喷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钢筋网的铺设。钢筋网宜随受喷面起伏铺设,并在锚杆安设后进行,与受喷面间隙宜控制在20~30mm之间。
3、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在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4、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5倍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一个网格长边尺寸。
四、初期支护施工顺序?
初期支护
按新奥法施工原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时在爆破找顶后的洞身岩层上布设锚杆、钢筋网、钢拱架(或钢格栅)、喷射混凝土。该项支护工作将紧随开挖作业面,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控制围岩变形。锚杆按梅花形布置,用三臂钻打眼、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及TK-961型湿喷机喷混凝土。喷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选定,并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使用。
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原材料的质量、骨料的含水量,尤其应保证早强剂和速凝剂的质量。隧道开挖后应及时对岩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岩体发生松弛,特别是泥岩段,将严格控制施工用水,尽量避免施工用水对泥岩的破坏。喷射混凝土前应清理待喷射的基面,用喷气法清除所有松动岩石,并使岩面保持一定的湿度。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喷射混凝土厚度分2~4层进行喷射,首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mm,在喷射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才能喷射下一层。
五、隧道初期支护厚度合格标准?
隧道初喷射混凝土所用水泥、砂、碎石等原材必须检测合格,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检测点的6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1/2,且不小于3cm,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顺,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小于1/10无裂纹及掉渣现象,锚杆头及钢筋无外露,表面平整、无尖锐棱角。
六、初期支护为什么从上往下施工?
隧道施工的原则为:开挖一段支护一段。隧道开挖由上向下开挖,支护必须从上往下施工。
七、隧道掌子面与初期支护距离要求?
隧道掌子面与初期支护的要求,在软弱破碎围岩贯彻“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要求,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Ⅲ级围岩不得超过 90m,Ⅳ级围岩不得超过 50m,V 级及以上围岩不得超
过 40m。 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 IV 级围岩不得大于 90m,V 级及以上围岩不得大于 70m。
八、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有哪些要求?
(1)喷射混凝土不得采用干喷工艺,应采用湿喷工艺进行施工。采用混凝土喷射机组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液体速凝剂应采用环保无碱速凝剂。湿喷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0~120mm。 (2)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 (3)隧道开挖后及时初喷,硬岩地段复喷作业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50m,软岩地段初期支护应紧跟掌子面。在每一开挖面应始终最少有一台可正常操作的喷浆机组,在使用前应经检查并批准。还应配备备用设备,当出现故障时,能立即投入使用,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九、如何理解隧道施工中“适时”支护和“及时”支护?
隧道施工中临时支护不用做资料,因为不是永久结构。
临时支护是指在地下作业时,为了防止岩石的掉落,采取措施支住顶板,使施工得以继续进行的一种暂时的支护方式。主要有打点柱,液压支柱,木头支柱等(井下普遍使用的还有前探梁较常用)。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十、隧道二次支护施工顺序?
台车拼装~钢筋绑扎~支模加固~混凝土浇筑~拆模,移动台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