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人居环境考评细则?
一、安排部署、制度落实情况(10分)
1、安排部署(5分)有村两委安排部署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记录、影像资料,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2、管护机制(5分)有有效的卫生保洁制度和公共设施管护机制,有保洁员、护路员管理制度和责任区域划分及出勤考核台账。
二、农村厕所革命(20分)
1、改厕质量(已改厕户每户3分)。改厕规范,发现厕所露天、厕具破损、原旱厕未填埋、化粪池无盖板、排气管低于2.5米、无法正常使用的,发现1项不达标扣3分。
2、群众满意度(已改厕户每户2分)。群众对使用效果和后续管护服务满意,如群众对使用效果和后续管护服务不满意的每户扣1分。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0分)
1、路域环境整治(10分)。村内主干道路沿线林床整洁,无杂草、无垃圾堆存,环境整洁,每发现一处扣2分。
2、“四大堆”清理(10分)。村内主干道路沿线农户门前无垃圾堆、柴草堆、粪堆、建筑材料堆“四大堆”,每发现一处“四大堆”扣2分。
3、垃圾清运处理(10分)。村庄及周边垃圾清运及时,垃圾桶无外溢,每发现一处扣2分;村庄及周边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无焚烧垃圾现象,发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焚烧残留物的扣3分。
四、户内卫生(10分)
随机走访贫困户、非贫困户10户,实地查看户内卫生,院落整洁无杂物、居住屋内卫生好、厨房卫生无乱放、养殖棚舍无异味,发现1处未整治到位,不得分;
五、村容村貌(20分)
1、村内公共空间整治(10分)。加强宣传引导,村内至少有一条宣传标语,没有标语的扣1分;大力清理拆除整治主干道路沿线残垣断壁,废弃房屋,整治不到位的每处扣2分;村内街巷无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情况,每发现一处扣1分。
2、林床整修(10分)。以“镇域整洁、村容干净、生态优美”为整治目标,聚焦高太路、高邵路、东梁路、后庄路、双河路、任上路、312沿线、各村主干道路沿线,扎实做好道路两旁林床全面重新整修,道路两旁树木抚育修剪,每发现一处整修不到位,根据整修情况进行扣分。
六、农牧废弃物治理(10分)
1、养殖粪污处置(4分)。发现村内及周边养殖粪污乱堆、污水直排等情况的,本项不得分。
2、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处置(3分)。村庄周边、沟塘、路边随意丢弃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的,每发现一处扣1分。
3、农作物秸秆处理(3分)。坚决禁止道路两旁、门前堆放秸秆,对堆放不集中、乱堆乱放的每处扣1分;无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发现露天焚烧及残留物的本项不得分。
二、乡镇人居环境治理论文怎么写?
乡镇人居环境的论文,应该分为三大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主要是开宗明义地阐述乡镇人居环境治理的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当前乡镇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治理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包括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措施。
三大部分既要论点明确,论据可靠,也要有严明的逻辑论证。让人心悦诚服!
三、乡镇如何扭转人居环境被动局面?
乡镇要扭转人居环境落后的局面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实行改厕,修正街道合理的回收利用垃圾
四、提升乡镇人居环境的设计思路与图集分享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的人居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乡镇而言,人居环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设计出符合乡村特色和生态发展的乡镇人居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乡镇人居环境的重要性
乡镇人居环境是社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提升乡镇人居环境,可以带来以下益处:
- 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促进身心健康。
- 促进经济发展:优美的人居环境有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
-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传承历史文化:有效的设计能够增强乡镇的文化氛围,保留地方特色。
乡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乡镇人居环境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以人为本:设计应考虑居民的基本需求,包括居住、交通和休闲等方面。
- 生态优先:优先考虑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资源,提升生态的可持续性。
- 文化传承:尊重和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体现乡镇的独特性。
- 适应性强:设计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乡镇人居环境设计图集的构成
乡镇人居环境设计图集是一个系统性的集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总体规划图
总体规划图显示了乡镇的空间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及绿化带的合理配置。通常会强调交通便利性和功能区的相互衔接。
2. 绿色空间设计
绿色空间在乡镇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公园、绿地、步道等。设计中应考虑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效益,创造自然的生境。
3. 建筑风格设计
建筑风格应与地方特征相结合,保护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引入现代的设计元素,创造出和谐美观的建筑群落。
4. 人行道与交通规划
良好的交通规划是提升乡镇人居环境的关键,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系统,确保居民的出行便利。
5. 社区配套设施
完善的社区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等,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设计时需要确保这些设施能够集中、便利,并且易于管理。
实例分析:乡镇人居环境设计成功案例
在我国,许多乡镇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
案例一:贵州某乡镇
通过引入“生态文明”理念,该乡镇对破旧房屋进行改造,同时增加了公共绿地和文化活动空间,促进了乡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吸引了外来游客。
案例二:江苏某乡镇
该乡镇注重保护传统民居特色,在新建房屋时采用了当地材料,结合现代设计,实现了传统与现代Architecture的完美融合,提升了整体人居环境。
案例三:四川某乡镇
通过完善社区卫生设施和教育资源,该乡镇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并成功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
未来乡镇人居环境设计的趋势
未来,乡镇人居环境设计将朝以下趋势发展:
- 智慧乡镇: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乡镇管理水平,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互动。
- 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将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 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设计与决策,确保人居环境的可接受性和适应性。
- 多元文化融合:在设计中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展现乡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结论
乡镇人居环境设计不仅是改善居住条件的必要手段,更是推动乡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通过本文提供的设计思路和实例分析,能够为您在乡镇人居环境设计方面带来启发和帮助。
五、乡镇农村人居环境由哪个部门负责?
我是农业农村局的,农村人居办全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属于农业农村局的一个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整治,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环境卫生,农村改水改厕的厕所革命,以及农村规范建房等工作。
六、乡镇人居环境绩效考核办法?
1、日常督查考核。集镇及各行政村的督查员每天按职责范围进行日常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保洁公司处理并反馈整改情况,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做好书面记录,并及时向县城管局或乡集镇办上报。县城管局和乡根据日常督查考核情况,按月核算保洁公司月度综合得分。
2、月度督查考核。每月由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考核工作组,对各行政村、保洁公司的环卫市场化工作进行月度专项考核。考核时由各村自行上报一个自然村民组(一年内不得重复,且于上报时告知保洁公司),由考核组对该村民组和附近的路、渠、河、塘、农户的宅前屋后进行全面检查,现场评比打分
七、人居环境全称?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八、人居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造的区别?
人居环境整治是整治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改造是改造人居环境。
九、人居环境保障措施?
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即规划、管理和教育。
一、在规划方面,国家层面要制定完善的政策与统筹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要在可持续城市设计中重视经济、环境与社会因素,并且在机制、程序、方法等方面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
二、在管理方面,要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加强环境质量监管。政府一定要在保护环境方面加大投资,改革环境管理体制,提高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监督,强化环境保护政绩考核,扩大公民对环境管理与决策参与。
三、在教育方面,要在学校、家庭、机关等社会各方面全面开展。环境保护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技术,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我们要从细小的公德开始,从底线开始,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使他们自觉地担负起这个责任。
十、人居环境整治目标?
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 增强。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 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 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 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